《品鉴收藏》篇

藏海雅事之--漫谈端午时节也来话香囊

2024-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杜老倌侠客居70后欢喜写作

        对于当代国人而言,大家对香气方面的欣赏,则是有一种最直接的表达的,这个就是--去选择一款,既自己比较喜欢的,还是尤其合适自己的香水。然而,在我们国家古代的时候,“香水”还未出现,或没有发明出来,最为常见与最常用的一种物品还是要数“香囊”。据我了解到的历史情况,像“香囊之气”跨越千年而未被泯灭,这一汉族传统文化传承至今,依旧沾染着生气,还保留着古朴之美。

        据我查阅到相关的历史资料以后,就让我获知到这样的一条信息哦,这个就是--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当中,我们国家的古人则是十分崇尚“香道文化”的,而且在古代时期的时候,像“各式各样的香味”,真的可以说是无所不在与无处不在的,古人衣帽要熏香,琴棋书画时也要燃香,会把居室比作香兰雅室,把君子比作兰草。

        不仅是如此哩,我们国家的古人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希望唯有香气能常相伴,像“香囊”就是我们国家古人的一种“高级香水”哦,也是属于不可缺少的。古人在出席重大场合的时候,会先沐浴香汤,身上佩戴香囊,嘴中含有鸡舌香,以此表示对长辈的尊重。

        不过,虽说是如此,像上述的一种做法,也只是存在士大夫阶层里面的人士可以去做的,在我们国家的古代,对于生活在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而言,是根本不可能这样来做的,就是因为,像这样的做法,是需要一定的经济给予支撑下去的,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一日三餐能吃饱穿暖,已经是属于极好的一件事情,是不敢去奢想的。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徐孝穆徐陵著有《杂曲》一诗,在其中就撰写有“流苏锦帐挂香囊”的句子,不单单是这个样子哩,他还编撰诗文《孔雀东南飞》,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类诗歌,在其中就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诗,说道:“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宋朝时期的秦少游秦观,在其撰写的《满庭芳》一词里也说道:“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若还要去举例的话,有关于“香囊”诗文,还是能找到很多的。还有的就是,“香囊”又有别名为“香袋”“花囊”和“荷包”,它是古代汉族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是由男耕女织文化所产生的农耕文化产物。

        那么,在我们国家的古人,又是如何去制作各式各样的香囊呢?!古人在制作各式各样的香囊的时候,全都是采用“锦”来制作的,所以“香囊”除去我在上述所提及的别名之外,还有诸多的别名,譬如说:“锦香袋”“香包”“香缨”“佩帏”“容臭”等别称哦!

        说那么多的香囊,各位看官可否知道像“香囊”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像“香囊”我们国家古代“香文化”当中一个十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最初的时候,就是由“佩囊”逐渐发展而来的。由于我们国家的古人所穿着的、各式各样的衣裳,在衣裳的上面是没有口袋的,只为方便自己携带一些诸如印章、手巾、钱币、珠宝等一些零星的物件,就采用小布兜来贮放物品,外出时将其佩戴于腰间,因而叫作“佩囊”。后来的古人只为达到提神容臭的效果,会在佩囊当中放入香料,“香囊”由此而来。像“香囊”是古代民间刺绣工艺品,在绣囊内装多种气味浓烈芳香的中草药末,既用来提神,还用来预防疾病。

        据我所了解到方方面面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来说吧,在“香囊”的里面全都会去配有各式各样的香料,而且这些香料,绝大多数都是包含有中草药成分的,譬如说就有“白芷”“排草”“川芎”“山奈”“甘松”等各式各样的中草药,在制作香囊全过程中的时候,事先就把中草药研制成细末,再混合在一起,最后才放入到袋内。

        把香囊佩戴在自己的胸前,自然不需要多说些什么的,真可谓是阵阵香气扑鼻。至今为止我依旧还清楚地去记得这样的一件事情哦,这件事情就是--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每逢端午前后,父母亲大人会给我佩戴香囊的。因为像这样的一种香味受到绝大多数人的喜爱的缘故,后来的人又做过改良的,把它改制成纯粹的香料。南宋时期的陈示靓撰写编撰有《岁时广记》一书,在这本书里他是这样来写到的,说道:“端午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差使如花形。”……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人,也包括少数民族在内,一直都是有佩戴各式各样的香囊这样的一种习俗哦,关于佩戴香囊的历史,依据专家的考证与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先秦以前,我们国家的古人之所以要去佩戴各式各样的香囊,其目的就是为安神、提神。目前我国出土的最早香囊实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

        同样是依据史料方面的记载,在我们国家历史上的魏晋时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他们或她们的身上都会佩戴一个香囊,香囊上面都绣有花纹,所绣的文饰一般以兽头为主,也称“兽头囊”。至南北朝时期时,佩戴香囊已成为一种制度,并出现用丝织物做成的“荷囊”,不同级别的官员要佩戴不同的香囊,从而来显示其身份和地位。

        在目前的市场上来说吧,对于“各式各样的香囊”,它的制作材质基本上都是以“丝织品”为主的。还有的就是,在通常情况下来说吧,像“香囊”这种物品,全都是由那些普通妇女绣制而成的,在香囊上面所绣的、各种精美的图案,还具有十分浓郁的民俗风格。

        同样是不需要多去言语一些什么的哦,在香囊的上面去“刺绣”“织绣”……自然而然地就会成为其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伴随着时间的前进与推移,还出现像“绣香囊”这样的一种文化与概念。所谓的“绣香囊”,它的意思就是在说:把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与荷包,相互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不但可以赋予香囊的艺术生命力,而且还能折射出一种中国独特的文化特色与魅力。

        特别要指出的是:每逢端午时节时,有一款名叫“端午的香囊”,在“端午香囊”上面会经常绣有避邪的蝎子、蛇、蜈蚣和蟾蜍的“五毒”图案,“端午香囊”还有各式各样的形状。譬如说:有“虎形”“鸡形”“如意形”“寿桃形”“蝙蝠形”,更有寓意着“福”“禄”“寿”“喜”、寓示“吉祥”“如意”等各种美好寓意的图案,而且这些美好寓意的图案,在中国民间的文化当中,是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更是普通老百姓所喜爱的图案,虽说有经历千年相传,但还是经久不衰,更可以彰显我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但凡是喜欢收藏香囊的爱好者们都要去注意这样的一件事情,选购收藏各类香囊的时候,一定要先去看看各种刺绣的针法,一件香囊的好与坏,关键就是要看刺绣工艺。香囊刺绣有“平针”“堆针”“戳针”“纳针”“打子”“铺绒”“盘金”等工艺手法技法,但凡是水平工艺越是复杂的,足可以说明绣品的制作难度就越高,其收藏价值也就越高哦。在收藏香囊的全过程当中,在寻觅不同年代、不同形状的香囊时,要加以整理、归纳和分类,要形成自己收藏的特点。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像我所在的城市上海,每年只要是一到端午节的前后,在各大比较有名气的药店里面,譬如说:像第一医药商店、胡庆余堂、童涵春药店一类的药店……都会制作并出售各式各样的香囊,而且还是各自有各自的特色。不仅仅是这个样子哩,在这个时间段的里面,每户家庭,不是在家里会挂几个香囊,就是会给自己的子女佩戴一个香囊,其目的为的就是驱虫避邪保平安。

        有一年,我在看中央电视台第二套栏目当中的《鉴宝》节目时,就听蔡国声老师介绍说过关于香囊的话题,知道在我们国家的古代,还有用玉石材料制作的香囊。玉制香囊一般选用的是上等白玉或者青白玉,在多数的情况下,都是采用镂雕工艺,双面(前后两面)各雕有寓意吉祥的图案。除去玉制的香囊外,还有象牙制作的香囊。

        不过,我是这样来理解、认识并去认为的,玉质材料的香囊,其工艺比较复杂,存世量也是十分稀少的,有许多古玩收藏爱好者与古玩商人并不一定能认知它的功能,亦有许多古玩商人往往将玉制香囊作为极其一般的玉饰品来出售的。如果本人有幸能够看到一件玉制的香囊的话,而且其价位也是十分合理的,不妨就把它收藏到囊中,还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挖掘它的内涵,从而去提升藏品的附加值。

        在各式各样的香囊收藏品家族当中,还有一款木质型的香囊哦,亦有许多人将木质型的香囊,把它当作旱烟盒,木质型香囊的关键问题就是在于香囊本身是否具有出气口、是否能让香气挥发出来。

        各位看官与各位藏友们,千万不要以为香囊的材质,仅仅是我在上述所说的、所举例说明出来的几款香囊,其实在“香囊的家族”当中,其材质还有好多种。譬如说:“金累丝香囊”“银累丝香囊”“点翠镶嵌香囊”等各式各样的香囊哩。那么,在各式各样的香囊当中,如何去鉴别香囊的种类和类别呢?!就要从制作工艺方面入手!

        在通常情况下,在香囊的内部一般都会装“雄黄”“茱萸”“艾叶”“冰片”“藿香”等各种中药,或者是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香料。假若是把它佩戴在身上,不仅是香气扑鼻哦,还能清爽神志,又能驱虫避邪保平安,更是一件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品位的收藏品!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香囊类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0年06月05日星期六下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