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课堂提笔忘字所想到的
“同学们,要注意残羹冷炙这个‘炙’,不要写成针灸的‘灸’。”讲《拿来主义》碰见这个词的时候,顺带给学生提示了一下。为了方便学生加强记忆,我抬起手在黑板上写下这两个字。忽然写到“灸”的时候脑子如同短路了一般,不会写了。
学生着急地想帮助我,不断在给我提示。“上面是个‘久’底下一样”我分明听见学生这样说。话语里没有一点看不起我的意思。这样说来,学生对我真的是太宽容了。我心里有一丝感激。尽管他们在不断提醒,我还是一时半会没有想起来,甚至也不想在接着往下想了。
“老师,你可以在电脑上输入这个词啊,就会提醒你的。”学生还真的是很灵动。但,我并不想这样做,我得大方承认我忘记了,我已经到了提笔忘字的年龄了。我想一个敢于承认自己不足的老师,才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吧。
“老师忘记了,我想请一位同学帮我来写。”一个姑娘帮我写出来了。“同学们,老师有时候真的不如大家,我会到提笔忘字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在更多的地方帮助我。”我诚恳地说,孩子们满眼的包容,丝毫不嫌弃。虽然学生倒是没有说什么,可是我心里还是不得劲。总觉得关于此事,我应该说点什么。
图片来自尘埃下课后,我看见她在黑板上写的“灸”字,很纳闷为什么他们给我提示我仍然不会写呢。他们明明提示很清楚啊“上面一个‘久’下面一个‘火’”,为什么终究会让学生帮助我写出来呢。
晚上回家,我不甘心。我要好好查找一下这个让我提起却想不起来的字。开始翻工具书。
《说文解字》中“灸”。“灸,灼也,从火久聲。”形声。从火,久声。本义:用艾火烧灼,是指中医的一种疗法。
《说文解字》中“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本义就是把去毛的瘦肉串起来在火上烧烤、熏烤。由烤动物肉,引申为烧烤、灼热。成语“炙手可热”,本指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旧时多用以比喻权贵们的气焰之声,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杜甫在《丽人行》中就有“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的诗句,来描写杨玉环得宠后,杨家位高权重、气焰很胜。这个字后来又由烤肉引申为用做动词,表示烤熟的肉食。比如成语“脍炙人口”中“脍”是指切细切薄的肉,“炙”是用火烤的肉,两者都是人人爱吃的美食。故用以比喻好的事物受到人们的广为称赞和传颂,也比喻很多人都知道的事。这样看来,由一个在课堂上不会写的字,带出来给学生详细讲两个字、两个成语倒也是划算的。呵呵。
可,我还是会想:为什么我当时的为什么就想不起来呢?我为什么就不能在黑板上多试几次呢?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三点;
1、 存在凭借经验的思想,眼高手低。比如认为这些都是常用词,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自己应该没有问题,只是看一眼,都没有想过用手去过一遍。我想倘若自己近期用手写过这个字,今天的现象也不会发生。令人尴尬的是我们常常告诉学生要勤于动笔,我们自己为何又疏于动笔呢。
2、 存在备课粗糙的现象,细腻不足。自己是粗线条的人,在教学设计中也常常更多关注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比如如何让学生参与,如何能渗透新课程理念,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忽略了字词这样最基本、最根本的东西。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粗中有细,既不囿于框架,又不淡化基础,这也是有效提升语言文字的方式。
3、 存在不深入研究的问题,缺乏探究。不要拿忙碌当借口,也不要拿事情多去推脱,在教育教学中深入探究的意识确实有待于提高。很多时候,为了省事和方便,囫囵吞枣、蜻蜓点水就过去了。没有认真查找资料,没有仔细研读内容,也没有静下心来好好静下思考。这或许是我们今天忙忙碌碌留下的通病,但这种“病”在“学者”身上是要不得的,更何况还是老师?要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将影响多少学生啊!我真为自己感到惭愧,我真心需要去改进。我很庆幸今天课堂上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意外”,让我能重新审视自己,让我不再以一名“老教师”自居。
图片来自尘埃课比天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加珍惜我上的每一节课,我珍惜和孩子们相处的每一个45分钟。因为我知道上过的课不能重来,说去的话也无法收回,遇见的学生会成长走向社会。作为教师我们要严格自律、谨言慎行的同时,更应该有戒骄戒躁、求真务实的钻研精神。我也相信今天所做的一切,都会以一种方式记忆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深切地告诉他们究竟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去学习。
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他们的样子就是他们老师的样子,我只希望我和孩子们一样都是最好美的样子,无论将来他们散落在哪里,都是一颗颗闪闪的星星,永远照亮着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