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之创始人思维模型2:你要让组织变为成员第二生命
该篇文章承接前文:得到创始人思维模型1: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行
如果组织能够变为成员的第二生命,就能够打造出一个强大精神共同体,他们才会将心注入,组织才能浑然天成,充满浩然之气。
——题记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业家是哪位?
你们或许觉得是“红顶商人”胡雪岩或“富家一方”沈万三。
都不是。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业家估计是我们毛爷爷。
毛爷爷绝对的白手起家,建立新中国;
毛爷爷爬雪山过草地,打下万里河山;
毛爷爷殚精竭虑,凝聚数亿人民。
因此,如果说历史谁将创立之道发挥到淋漓极致,那估计是我们的毛爷爷了。
01
GCD制胜关键——精神共同体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提到我们要去创立一个有意义理念,并用它去联系他人,从而形成一个精神共同体。
那么,我们的毛爷爷创立的理念是什么呢?他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他用这个理念汇聚了大批高知精英分子,也联系了广大人民群众,然后打造出了一个无比强大的精神共同体。
这才是我党对GMD绝杀所在。得人心者得天下。
并且,这种得人心的表现,也可于一个战争小细节中见端倪。
听一个领导力教授讲过他看到的一个场景:打仗时,共军的军官挥舞着手枪,冲在了队伍的最前面,喊:“同志们,跟我上!”国军的军官呢,也挥舞着手枪,但是他们是站在队伍的最后面,喊的是“弟兄们,给我上!”
言为心声,跟和给一字之差,在心中却是天差地别。
跟我上,意味着我们是一个精神共同体;
给我上,意味着你是我战争取胜的工具。
两者孰优孰劣,历史已有定论。
02
造钟,而不是报时
创始人思维模型中的第一个原则是打造精神共同体。
打造精神共同体是为了建立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系统。
真正的成功不是来源于某几个高姿态魅力领导者,而是系统决胜。
柯林斯教授在《基业长青》中提到:那些伟大公司不需要什么高姿态魅力型领导人,甚至是他们本身对于企业有害。就像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建国先贤,他们想做的事建构一种大而久的制度,并不追求成为伟大领袖。
他们追求的制造时钟,而不是成为报时人。
正是建立了强大的系统,像花旗银行、保洁公司、美国运通公司、强生公司等基业长青公司才能够战胜岁月,基业长青。
03
“教派般”的忠诚
精神共同体的强大决定着外在系统的强大。
而精神共同体的强大取决于成员对于企业根本理念的理解、认同以及热爱。
柯林斯教授发现,那些基业长青的公司内部人员对于公司理念非常虔诚,表现的像教派似的。像迪士尼对本身理念的保护超越了沃尔特-迪士尼的生命,在他去世后数十年间仍然保持大致不变;
像IBM员工的一位配偶曾说过:IBM确实很擅长激励员工,他在自己妻子安妮身上看到了这一点。他可能被某些人的标准洗脑了,不过这是好的洗脑。IBM的确在员工心里灌输了忠心不二和努力工作的精神。
但有一点要注意:这些伟大公司忠诚的是公司的理念,而不是某个最高领导者。
04
让组织变为成员的第二生命
那么我们如何增进相关方(高中低员工,客户,投资者等)对于公司理念的理解、认同和热爱,塑造出一种教派似的忠诚感呢?甚至是让它成为成员第二生命呢?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精准的根本理念,它是组织的灵魂和意义,是地平线上的启明星。
它要精准到可以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如果无法做到,那么往往意味着创始人自己没有想清楚。
像美团的就是让我们吃好,活好;
像阿里的就是让世界上没有难做的生意。
那么接下来,就是要让组织的灵魂烙印在成员生命中。
故事的就是烙印理念,铸就灵魂的好方法。
讲道理通常只能打动理智,不见得可以激发行动。人们往往是懂了很多道理,但仍然过不好一生。
就像我们都知道健康饮食好,但看到奶茶和蛋糕估计又忍不住了?
这是因为只是打动理智不够,更要打动情感。
讲故事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同时打动情感和理智的法门。
人们在听故事的时候,不知不觉也接受了故事所要传递的道理。
只有他们精神情感和理智上都认可了理念,他们才会将心注入企业。
05
三板斧讲好故事
首先,故事背后要有深刻的底层逻辑。
这样才能争取到那些精英分子支持。因为精英分子可不是靠画大饼式的故事所能折服的。他们要的是你在思想上面征服他们。
像我党共产主义理念下的底层思想逻辑是马列主义思想。
像最大对冲基金桥水想做的是通过理解世界运行方式,从而构建投资组合。它的底层逻辑是好几本书。比如,规范员工行为和工作的《原则》和研究经济规律的《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等。
其次,故事要易于理解接受,这样能够最大范围的动员人。
比如我党在面临底层群众时候说的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没文化都能懂。因此,我党才能够极大动员老百姓,靠老百姓的小推车推出胜利。
像以前海尔的张瑞敏直接通过行为来讲故事。他为了要大家跟他一起变革,改变冰箱质量差的问题,亲手砸了冰箱。这个行为让在场人士都直接感受到冰箱质量的差,从而愿意变革。
最后,故事要因人因时制宜。
首先,是因人制宜。因为不同人需求不一样。
比如我党和组织内核心精英可以更多宣传马列主义思想,但是对底层劳动群众就要从茶米油盐中让他们体会到更高任务;
再比如,和公司老人可以讲初衷情怀理想;和新人讲收益未来;和合作伙伴讲述事业传承等。
其次,是因时制宜。
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在保持自己核心理念不变的同时,具体的战略和业务会发生改变。就像沃尔玛的沃尔顿所说:你不能只是继续做以前行得通的事,因为你四周每样事情都在变化。想要成功,你必须站在变化的前面。
这个时候故事也要变化。
比如,阿里巴巴不断扩展业务版图,做淘宝、蚂蚁金服、大文娱、新零售等。因此,在每一个业务扩张的时候,都需要新的故事。
但是有一点,不管故事怎么变化,它都要有一个不变的内核——根本理念。否则,公司文化和忠诚都会断层并腐朽。
如果组织能够变为成员的第二生命,就能够打造出一个强大精神共同体,他们才会将心注入,组织才能浑然天成,充满浩然之气。
朋友们我们下篇文章交流创始人思维模型的另外两个原则。下篇文章再见。
作于2018年11月27,下午,心潮澎湃
上海
附送文章总结:
1如果我们能够确定好核心理念,用好故事去传播,就能够打造出一个强大精神共同体,彼此将心注入组织系统,从而就会形成一股宛若天成般浑圆之气!
1.1 确定好核心理念——一句话精准描述
1.1.1 保存核心理念同时,理念的表现形式要积极改变
1.2 企业靠系统决胜,而不是某个人,某个单一产品等
1.2.1 创造一个可以持续产生伟大格局领导者,产生优质产品的系统
1.3 精神共同体决定企业系统关键因素,将心注入,让企业系统充满浑圆之气
1.3.1 用好故事,传播理念,广泛联系群众
1.3.1.1 故事准则1:背后有着深刻底层逻辑
1.3.1.2 故事准则2:易于理解
1.3.1.3 故事准则3 :保存理念内核,同时因人因时变化
(根据实际情况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