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国刚:应当如何对待张扣扣案的网络舆论
厉国刚:应当如何对待张扣扣案的网络舆论
首先说说一篇推文的命运。2月20日我在公众号上发表了《张扣扣案与媒体的责任》一文,随后试图在更多平台发表时,发现在新浪微博、一点号、百家号、企鹅号、网易号上审核不通过,但在知乎、简书、头条号、大鱼号上得以发表,基本上是一半对一半的格局。
这篇推文发表后不久,一度在知乎上火了起来。很大的原因是超过1千万浏览量的关于张扣扣案的问题被锁定了,许多人看不了,当时我的文章几乎成了知乎上唯一的幸存者,大家都到我的专栏来浏览和跟帖。我们都在猜这篇文章什么时间会被删,有说两小时的,也有说肯定会被删的。
不过昨天一早,发现知乎上多了几篇张扣扣话题的文章,貌似对这个事件的舆论管控有所放松,我那篇文章在几个已经被发表的平台上并没有被删。
我的那篇推文以克制、中立的姿态,想要讨论的是面对这样的案件,媒体应当做些什么这一问题。其实,只是提出了问题,供大家思考,并没有详细展开。
跟帖中,整体上大家比较理性。不过也有个别“网络舆论引导者”(暂且这样称呼吧,其实,你懂的),指责我是大V,公知,在带乱节奏。
我一介小民,什么时候成了大V和公知了?真是太抬举我了。
还说什么“这国怎,定体问,我陷思”之类的,其实我第一次听说有这种说法。我的公众号定位于微观观察,无意做高深的理论分析,也没想过要有意地带什么节奏,只是本着一个普通人的良知,就事论事,说些理性、客观的话而已。但是,我还是被不分青红皂白地扣上了帽子。
面对这个案件,一开始在网络上呈现了一面倒地为张扣扣“点赞”的舆论现象。不知是由于“一面倒”引起了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慌乱,还是一贯的做法就是如此,反正知乎上的问题被锁定了,许多自媒体平台也不让讨论这一话题。
为什么会在这个案件中出现舆论的一面倒?这除了与传统文化中血亲复仇有关之外,还与对司法不信任,对社会存在各种不满情绪等等因素有关。
为什么担忧这些网络舆论?直接地,可能就是担忧会不断出现无视法规报私仇的现象,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当然,间接地,还有更深层次的担忧(暂且不表)。报私仇的确可能会被模仿,但是如果在一个法治社会,有其他渠道可以解决,大家会这样做吗?
昨天,我上网继续看了看相关的报道和文章,各种各样、互相矛盾的消息开始出现,舆论显得多元、混乱,不再是一面倒了。从框架理论角度来说,出现了很多建构,例如
心理说。张扣扣仇恨的心理埋下后,面对生活不如意,见不得别人好,杀人成就自己。结论:做事别冲动,有病得治。
泼妇说。当年,由于张扣扣之母先挑事,惹祸上身,最后害了儿子。结论:娶媳妇要找个好女人。
时间说。为什么要等22年这么久?结论:主要还是张扣扣自身的问题。
各种说法还有很多。出现了这样的舆论格局,显然与舆论引导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有一种倾向是值得担忧的:那就是过于注重舆论引导,舆论维稳,而不是注重舆论疏导,不注重探求出现某一舆论的社会、文化、心理等深层原因,并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当前舆论引导的做法,给人的感觉是倾向于四处灭火。看到哪里着火了,拉上一帮人,组成消防队,借助传统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各种力量,运用多种方法去灭火,火变小了,灭了,就算大功告成了。但是,你不让他说,捂住、封住了一时,下次还会继续冒出来,并且可能会走向极端化。这个案件中一面倒的舆论现象,就是极端化的体现。虽然很多舆论引导者的观点和立场非常鲜明,但是说服力并不高。久而久之,可能会陷入“塔西佗陷阱”,不管你说什么,别人也不信。
舆论疏导,则重在“疏”,对存在的问题不加以有意地遮掩,允许大家理性地讨论,建设健康的舆论生态。所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出现这样的问题肯定是有原因的,需要找出这样的原因。为什么会着火?也许是火气太大,那就多喝水降降火,也许是温度太高,那就植树造林,改造生态环境。
因此,需要改变一贯以来围堵封禁的舆论引导做法,重建对待网络舆论的新立场、新态度、新方法和新生态。
另外,张扣扣案最后能够带来什么,这其实很值得我们思考。
坏的结果,是当年的案件不去追究,张扣扣被判死刑,大家该吃吃该喝喝,一切照旧。也许舆论随着强力引导,或者出现了别的热点,而得以平息或转移,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下次还会继续出现,直至积重难返。
好的结果,当年的案件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但还是重新理了理,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事实真相是如何的。如果发现涉嫌违法、腐败问题,则予以追究,存在不公,则予以纠正,从而逐步走向法治社会。
当然,建设一个法治社会。首先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需要具备法治精神,尊重法律,依法而行,然后社会呈现法治氛围,认同法治精神,形成法治社会。这样,依法治国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美好愿望。其实,“贫穷”早已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厉国刚 博士、副教授,微观大道 weiguandadao 公众号原创作品74)
欢迎各位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微观大道!
这是对传播、教育、人生(情感)的微观察!
非常感谢!
(幻影,摄影:厉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