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心集》诗词大师们的修炼心得——前言
什么是《炼心集》呢?“心”是一切的根本,孟子在《尽心》篇中写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翻译过来就是:“把自己的心研究明白了,就能觉悟到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不忘本心,养护本性,才能够合乎老天的方法做事情,不会本末倒置逆天而为了。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活得长短都没关系,都要修身明事理,才能安身立命成就事业。”其实只是这样翻译过来还是很难明白孟子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比如什么是“心”?什么又是“性”?怎样“存”心?又如何“养”性?如果这些道理搞不清楚,又如何安身立命呢?所以说“心”是一切的根本,明白了“心”才会明白“性”,才会知道怎样存心和养性。后代另一大伟人王阳明更是把“心”研究到了极致,创造出了“心”学,舍心之外再无它物,更声称只要把“心”研究明白了,世间再无难事,无往而不利也。王阳明除了阐述“心”的意义和重要性之外,更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因为很多人经常说“知易行难”,你说的道理我都明白,但是我做不到啊!这样讲再多的道理有用吗?所以王阳明也说,如果你“知”和“行”不一致,就等于不知道,学了也是白学,什么意义都没有。所以我们写《炼心集》,就是让“知”和“行”能合二为一,如果不能“行”,“知”的再多也没意义。即使目标再好,再伟大,也只是空中楼阁. 就像告诉你月亮上有巨大的宝藏,但是你却没有路可以上去,便只能望月兴叹了。而能达到那个宝藏的方法,靠不了别人,靠不了大道理,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去领悟和实践,百炼方能成钢,只有把心炼好了,才能打开这条通往宝藏的大道。
炼心就是一切学问和实践的根本,历代伟人莫不是有一颗千锤百炼的心做根本,才能让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会迷失,更有一个永动机一样强大的动力推动其前进而不会半途而废。陆游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光说不练假把式”。道理再好,如果不去实践是没任何意义的。用现代的理论说就是“1 万小时天才理论”,想学好任何一门技能就需要每天三个小时,坚持十年一万个小时的磨练才可能为大师级人物,但是只有磨练就够了吗?陆游这首诗,最精华的两个字就是“躬行”。“躬”就是弯着腰,为什么要弯腰呢?难道直着腰就不能“行”了吗?
《大学》开篇便提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翻译过来就是“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最关键的根本就是“正心”“诚意”,要有一颗谦虚接受的心才可能把本事学好,如果一开始就目空一切,鼻孔朝天,把自己当老大,无论如何是学不到真本领的。而“躬行”不是普通的去执行一下就好了,而是要有非常诚恳的态度,怀着敬畏之心,弯着腰,怀着谦虚之心去执行,这样才能把知识学好。这也是我们写《炼心集》的原因。
这本《炼心集》是精选历史上最牛的一群人所写的一些诗词,这些诗词无不凝聚了这些伟大人物的精神和气质,如果能完全领悟其内涵,体会其真理,甚至可以学习到作者的那种情怀和心境,便可逐渐让自己的心达到圆满的境界。即使在初期还不能完全领悟作者的那种心境,但只要常常默诵,朗读这些诗词,都有洗涤人心的作用,天长日久下来必将引人开悟,会有豁然开朗的感悟,明心见性之功。以诗词为引,陶冶情操,怡情怡性,慢慢滋养人的本心和本性,从内而外改变人的气质。我们就是要用诗词把心给“炼”出来,舍去杂质,炼出纯心、真心,获得智慧,能有快乐豁达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