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
静,何为静?
通常看到这个字,想到的是安静、平静、寂静等这些与声音有关的词;立马会想到漆黑的深夜,或是一条深邃的胡同,亦或是庄严神圣的某个地方。如今细细想来,何为“静”?
静是一种舒适。所谓舒适,是内心深处的怡然自得,是不存在压力与偏见,不存在尔虞我诈与勾心斗角……这种舒适,就仿佛像走进了某个山林,内心剩下的只有叹息与心胸舒畅。于是在“静”里,聪明之人看到了自己如蝼蚁,狂妄自大之人却认为自己主宰着整个世界。殊不知,人只是依靠这个世界活着的蝼蚁。
生活在一个鱼龙混杂的嘈杂世界里,没有人会理解“静”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多么的宝贵。有些厌恶从声音出发,像吃某个东西呲到了牙,然后一个冷颤从头窜到脚,那种感觉像一瞬间的触电,一秒之内便爽遍全身,心,也好像停顿了很久。
汽车的鸣笛声、偶尔的笑声、大声表达的说话声……都是划破“静”的利刃,甚至一只鸟的啼叫。就这样,静被身边所有嘈杂的声音所污染,也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就习惯了这种嘈杂,从开始的厌恶,心烦意乱,再到后来的休息时偶有听见,却依旧可以安然入睡。不是因为“静”,仅仅只是在那样的环境里,慢慢接受罢了,习惯了而已。
说起入睡,没有比小山村的夜晚更让人舒服的入眠夜了。黑是格外的黑,静也是格外的静。城市里嘈杂的声音像一只烦人的蚊子在耳边嗡嗡作响,却又打不着,搞得人心烦意乱,却又无能为力,于是在生活中,所有的人都学会了妥协。
静更是一种心态。有句话说,心静自然凉。这个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世界,要想静,除了得远离喧嚣外,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调节,这种调节便是自我的心态,也就是“静”了。
心浮气躁的时候,会静下心来临帖,与其说是在临帖,不如说是在修心,修一份静谧祥和之心,压住心烦意乱的躁动,从书法的修身养性中,磨练意志,克制躁动,将心慢下来才会静。这里的静是一种心态上的平和,有种“万花丛过关,片叶不沾身”“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这种“静”才是最高境界。
这个世界太过浮躁,一切脚步过于疾速,谈不上长久,说不上好坏,一切都在“快”的作用下变得越发变质,比如说一段爱情、一段友情、甚至一段亲情。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如今“高铁很快,微信很快,分分钟便可换个人”。如一些自认为的挚友,分开后,不出数日,便再也没有任何联系了。
这一切都是快速发展的社会带来的变化,是快也是变。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初心,唯有“静”。
突然很想去竹林中打坐,就那样闭着双眼静静地坐在竹林里,聆听风吹过的痕迹;或是在一个没有人的夜晚,独居山头,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的繁星,静静享受那一份静谧。人生,孤独是常态,因为没有人会一直陪你走到最后。父母会老去,孩子会长大,夫妻总有一人会先离去。最后,孤独才是最终的陪伴,此时剩下的真的就是“静”了。
有些时候,死寂般的沉默会很尴尬,其实不然,死寂般的沉默也许是无声的抗争与诉说,所以“此时无声胜有声”。
综上所述所有的一切,只有有心之人会懂,也只有有道德素质的人会顾及他人,才会将黑夜与“静”还给每个人,而不是将一片的谩骂与狂笑布于整个黑夜。
所以,何为“静”?明者自明,不明者愚也!笑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