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欣赏

2024-10-04  本文已影响0人  hebl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坚持分享第2295天      2024—10—5

        诗歌具有音乐性、抒情性、语言高度凝练并富于形象性等特征。欣赏诗歌应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理解词义,体会关键语句的内涵;分析意象,走进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诗歌的主题。

        比如,《沁园春·长沙》一扫旧诗词里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写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

        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虑;下阕回忆了青年时代的斗争生活,表现了作者与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地说明了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青年,抒发了作者昂扬的革命斗志和豪迈的革命情怀。

        这首词以一个意象为中心,并由此向四周辐射,形成一个意向群,比如上阕以“万类霜天”为中心意象,它辐射出万山、丛林、白舸、雄鹰、游鱼等意象。下阕以“同学少年”为中心意象,辅射出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等复合意象。而全词以独立寒秋的作者为中心意象,其他意向均是在这一中心意象的辐射下形成的,具有深远的意境。纵观全词,无论是动静搭配,远近结合,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还是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革命生活,都寄寓着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智。

        这首诗通过对大好河山的描绘,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虑,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开创未来新天地的豪情壮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