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让她的猴子跳到我的背上
这一篇是周六晚上《5%的改变》读书会讨论后,写下来了标题《每一段关系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写到后面我改成了现在的标题),好像是玉金说的一句话,当时就记下来,但是对于其他的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那天晚上也没有写点东西记录下来。
那天晚上讨论的是“亲密关系”的主题,因为本人暂时没有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我在看书的时候想到的都是跟我朋友的关系。
其中一个小故事,让我再次体验到,原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是真的很难感同身受的,那些道理也是要经历过才有更深的体会的。
那个故事大概是一个女生说她的伴侣事业发展不顺,因此整个人都不太积极上进了,有点想躺平的感觉,而她就要担负更大的家庭责任赚钱养家还债,一方面她很想帮助她的伴侣,希望他振作起来,可是,一方面她又发现好像她的帮助几乎不会改变对方的行为,她很着急痛苦故而求助。
李老师给她的回复大概是说,当你想帮一个人的时候,你就是在否定他,你们的地位就不平等了,显得你强他弱,但是,事实上是这样吗,不一定。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你要相信他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李老师建议她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只做她该做的事情,伴侣该承担的债该由他自己承担,不要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到对方身上。后面事情就因为倾注的时间精力少了之后,一切有了好转,她的伴侣少了她的主动帮助后,反而自己“振作”起来了。好像还挺神奇的。
我主要是对李老师最开始说的那句话印象比较深刻,有点点醒我,因为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之前一个朋友一直在诉苦,但是她却不改变,我都听不下去了,我感觉听多了之后,我也很难受,我很希望帮她解决问题。
但是,我从来没想过,也许,虽然她一直觉得很痛苦,但是那种痛苦就刚好是她需要的,所以她沉浸在其中,在不知觉中想尽办法让自己不逃离这个苦海。如果这是人家的需要,她的诉苦其实也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期待得到什么帮助,她想倾诉,我只需要倾听,不需要让她的猴子跳到我的背上。
可能这也是一种现在大家很流行会说的“边界感”?管好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