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带来的12个育儿答案(1)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菲利帕·佩里,一个从业20年的资深心理治疗师,她根据前来咨询的父母的案例,运用心理学理论,写了这本关于“关系”的书——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与自身的关系,与过去的关系,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它看似是一本育儿书,实则上讲的是“关系”与“沟通”,全书133530字,如果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句话一定是——“育儿是一种关系,孩子是需要被理解和支持的个体”。
所以整本书都在告诉我们一件事:如何拥有亲密的亲子关系?作者认为亲子教养的核心,亲子教育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将来孩子获得力量的源泉。
这本书试图从长远的角度告诉我们教养孩子的底层认知:看待亲子教养的问题,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与孩子相处,而不是靠一些小技巧或诀窍来驯养或操纵他们。
通过对本书的提炼和总结,我将会用12小节来呈现本书的精华内容,大家将会了解到:
1.童年的经历如何影响你的亲子教养模式?
2.如何打破亲子教养模式的传承,避免把破坏力传给下一代?
3.如何打造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4.面对强迫性哭喊的孩子可以怎么做?
5.对故意捣蛋、黏人的孩子父母可以怎么做?
6.面对说谎的孩子父母可以怎么做?
7.如何帮助婴儿独自入睡?
8.如何轻松、有效地与孩子进行互动或游戏?
9.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
10.如何用合作的方式教养孩子?
11.如何避免把对话变成输赢游戏?
12.父母该对孩子隐瞒真相吗?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先一起来了解第1节的内容:童年的经历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亲子教养模式?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依恋理论,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心理学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提出来的。鲍尔比指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会对婴儿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而这种模式将会延伸到一个人的未来的社会人际关系中,比如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也就是说,一个人与他人的互动方式,是源自于婴儿时期他所受到的对待。
该理论根据一个人的焦虑程度和回避程度的强弱,将依恋分成四种类型,分别是安全型依恋、不安全/矛盾型依恋、逃避型依恋、排斥型依恋(也有一些叫法是安全型、痴迷型、疏离型、恐惧型),我们大致来了解一下不同类型的特点以及会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如果在襁褓时期你对亲密关系与食物的需求通常都能获得满足,长大以后,你会觉得其他人都很好。这表示你可以信任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心态乐观,很容易培养亲密关系,这些都有助于你过上美好的生活。你能认同自己,也能欣赏他人,这会让你的生活更幸运。就好像你突然被扔进沙漠时,总是有人援助你,你不需要拼命吸引别人的注意,就有人前来帮你。
不安全/矛盾型的依恋关系
如果在襁褓时期你的需求总是不能获得满足,你常需要长时间哭喊,才能得到关注,有时甚至哭喊很久也无人过问,你会觉得自己遭到忽略、漠视,以为你需要制造很多噪声才能获得关注。你无法把他人的陪伴视为理所当然,总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你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也欣赏不了他人,难以对人产生信任。这就好像你必须在沙漠里不停地上蹿下跳,才能引起别人的关注,那些人通常会离你而去,不带你一起走。
逃避型的依恋关系
如果你经常哭泣,但大家都不理会你的哭泣,你通常会放弃。你的内在信念会变成:“反正我无法获得关注,那又何必尝试?”你不相信自己对别人有影响力,不会期望别人理解你,你认为自己是独来独往的独行侠。你在沙漠中看到有人经过时,尝试几次求助后最终会停止挥手,因为你觉得挥手也没有意义——别人可能会认为,既然你没有挥手或哭泣,你应该不需要他们。这种关系模式的缺点是,在往后的人生中,你无法让别人接近你。
排斥型的依恋关系
想象一下,你在沙漠里,别人从不停下来。即使他们停下来,也不会看到你的需要,而是期待你满足他们的需要,甚至他们还虐待你,不给你食物,对你的身体造成伤害。想象一下,那会对你的信念以及人际关系有什么影响。你可能会把别人视为伤害的来源,你不会培养出同理心,你也不相信道德和良心。
如果独自一人在沙漠里,是你这辈子的第一次体验,你会根据别人对你求助后的反应来形成你的世界观和个性。最重要的是,在你需要陪伴时,无论你被迫独处多久,都会在你的内心深处留下一种感觉、一种情绪。那种感觉会始终萦绕在你生命中,直到有足够多的其他体验改变那种状态。
由此所知,依恋理论为亲子教养模式的传承提供了理论依据,从概率上来讲,不安全型依恋的父母也更容易培养出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
那么,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是怎样影响到我们现在对待自己的孩子的呢? 它是如何发生的呢?
在书中有这么一段描述:
“当你对孩子发飙或表现出过于激动的情绪时,是因为你必须用那种方式来保护自己,以免你感觉到你在孩子那个年纪所经历的感受。你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行为可能触发你过去的绝望、渴望、孤独、嫉妒,或不自信的感觉。所以,不知不觉中,你挑了一个简单的做法:你不去试图理解孩子的感受,而是直接发飙,或陷入沮丧,或开始恐慌。”
所以,当你对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提出要求的事情感到愤怒时(或产生其他负面情绪,包括怨恨、挫折感、嫉妒、厌恶、恐慌、恼怒、恐惧等等),不是说明孩子肯定做错了什么,而是表明你的记忆闸门又被打开了。
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些,我们就很容易对自己的情绪反应,立即做出判断或假设,而没有考虑到那可能是因为当下发生的事情,勾起了过往的记忆,也就是说,其实你对孩子的某些反应很有可能是源于过往的经历,而不是针对当下的情境。
父母能意识到这点非常重要。它能让你看到这种“传承”对孩子成长的破坏性,让你更有动力去注意它,警惕它,并且决定去改变; 其次,如果你愿意花时间思考自己在婴幼儿时期,或是跟孩子年龄相仿的时候有什么感受,这将能帮助你培养对孩子的同理心,当孩子的行为让你恨不得大吼着推开他们时,这种同理心可以帮你理解孩子,喊停当下的情绪,去思考哪种回应方式对孩子是最好的,这将有助于你更容易地看到孩子的渴望和需求,更好地与孩子相处。而且,当我们知道自己的情绪来自哪里时,其实也是拥有了一个去探索和成长自己的机会。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对你有什么启发吗?你是哪种依恋类型呢?你的依恋类型又是如何影响到你与人的关系的呢?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唤起你不好的感受?这情绪实际上又是来自哪里的呢?欢迎分享你的观点和想法。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