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事乡土故事人间烟火

白鹿原上的“火轱辘”

2017-11-25  本文已影响84人  伯夷坊人

张君辉随笔

白鹿原上的“火轱辘”

在东郊白鹿原南原上的伯坊村,有着一种从老辈手艺人那里传承下来的一种纯手工编制的灯笼手艺,这种纯手工编制的灯笼从老辈人那里就给它叫了一个亲切又好听地名字“火轱辘”。我相信在原上或许80年以前出生的人们,在你们儿时记忆里这种灯笼在每年过年的正月初五到十五之间,每个村里的孩子们到了晚上三五成群在村里打着“火轱辘”,口袋装着几根备用的小漆蜡,穿梭在村子巷道的情景永远不会忘记。

白鹿原上的“火轱辘”

出产这种手工灯笼的伯坊村,则位于美丽的白鹿原鲸鱼沟南面的炮里原上,由于村子紧挨着鲸鱼沟里的一片茂密竹林,风景秀丽景色怡人,纯天然无污染的气候下生长出来的竹子颜色翠绿,竹子韧性很强,用此地生长的竹子编制的各种竹器活非常耐用,保存时间久,也是很受原上原下乡亲们的欢迎。前些年由于原上道路交通不便,进城务工人员较少,大多数手艺人都在家里编制竹器活,以谋生计。农村人常用的:淘麦笼子、齐圆笼、竹门帘、筛子、老汉头上戴的竹编凉帽等等……都出自伯坊村里的众多手艺人之手。这些竹器手艺人在伯坊村里能挑出好多,可唯独能用竹子编制“火轱辘”灯笼,这个看似简单却有着非常细腻手艺活的人可就是屈指可数的那几家。

白鹿原上的“火轱辘”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这种竹子编制的灯笼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现代元素的电子灯笼花式多样,品种各异。这种充满现代气息的灯笼冲击着手工灯笼的市场,慢慢的这些“火轱辘”灯笼不再受到欢迎,村子里也没有了以前那种入冬后就开始紧张的编制灯笼的场景。有些会编制灯笼的手艺人则慢慢开始放弃了这门手艺,做起别的工作。可就是在这种萧条的环境下还有那么几位手艺人却仍然还在坚持着这门手艺,他们为了使这门手艺不会那么快被人们所遗忘而默默坚持和坚守着。

白鹿原上的“火轱辘”

编制“火轱辘”灯笼有着一条很繁琐又很精细的制作过程,从一根根竹子从沟里扛回来后开始经过:水泡、划粗簚、取黄膜、划细簚,再到手工编制、收口的大小尺度、打浆子糊红紙,烤干保存等等……一系列的程序都是在纯手工操作下一一完成的。然而这种手工灯笼在当时却是价格很便宜的一种手编工艺品。随着正月十五晚上孩子们齐喊的一段儿歌:“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咧回家睡”中,一把火就将花费好长时间编制的灯笼化为灰烬。伴随着火轱辘灯笼燃烧着的火苗,新的一年又将到来。

白鹿原上的“火轱辘”

随着时间的进程,人们在现在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中却又开始慢慢地怀念起了那些将要消失或快要被人们所遗忘的老物件和老手艺。编制“火轱辘”灯笼这门看似传统的手艺又慢慢开始了它崭新的生命力。人们近两年又开始对竹编灯笼有了浓厚的兴趣,在过年期间又开始大量的购买。

白鹿原上的“火轱辘”

伯坊村里又慢慢开始有了手工编制灯笼的手艺人,那些以前会编制灯笼的人们又重新拾起了这门手艺。他们为了迎合现代人们的需求,将竹编灯笼又分了好几种:有传统的“星星灯”、“火轱辘灯”、还增加了大号和特大号的竹编灯笼。在今年冬天已经来临之际,村里的灯笼手艺人已经早早开始了灯笼的编制工作,为了使大家们对传统手艺的关注喜爱,为了使白鹿原上伯坊村的“火轱辘”灯笼能被更多人们关注而不辞辛劳,争取将这门竹编的手工艺品继续传承下去使白鹿原上的“火轱辘”灯笼照亮原上的每个角落永不熄灭。

白鹿原上的“火轱辘”

2017年11月25日夜

白鹿原上的“火轱辘”
白鹿原上的“火轱辘” 白鹿原上的“火轱辘” 白鹿原上的“火轱辘” 白鹿原上的“火轱辘” 白鹿原上的“火轱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