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首页推荐@产品@IT·互联网

当购物车遇到AI

2018-05-08  本文已影响182人  驢打滾
未来已来

2017年可谓是把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又一次推上了风口浪尖,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以及产品层出不穷,有些可能都称不上智能,但我还是认为正是这些推动才让国内的AI发展更快,让越来越多的产品落地更好的服务人们,只有让更多的AI产品落地,才能更好的促进其发展。也许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会成为手机第二个我们生活离不开的服务,甚至也有可能改变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未来已来,让我们静静等待。

之所以说到有些公司或者产品称不上智能,是因为从PC到移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有些公司认为只要拥有一款或者多款App就是移动化,但事实真的如此嘛?这只是表面的工作。之前很多线下传统企业要转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做个网站、做个微信公众号、做个App,就以为是已经转型了,但是多少的事例让我们看到转型的失败,为什么?因为这只是很表面的工作。公司的架构、服务、产品、技术、运营等整体思维方式是否全面拥抱移动化,才是真正内在的工作。如今到来的人工智又是一个契机,又会有很多的公司可能假借表面的工作,就成已经智能化,这是在自欺欺人。在做产品这方面,我非常认同梁宁老师的一个观点“系统能力”,只有从系统底层做好坚实的基础才能为之后的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互联网(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前被讨论它是一个工具?或者是一个经济体?而如今人工智能又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同样也会出现之前的情形,很多人或者企业认为它只过是一个工具,拿来装扮自己。但看看现在移动互联网,它真的只是一个工具吗,人工智能也不简简单单只是一个工具,它会继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改变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工作还有商业。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数据传输越来越快,对于AI,数据是资源,而算法是加速器推动着AI前进,硬件基础(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是发动机。数据、算法、硬件基础互相合作共同推动着AI快速进化,时时刻刻都在进化,有一种超越是碾压式的。现在不要仅仅盯着手机,盯着App去看,而是万物互联。

让我们回归文章的主题,当购物车遇到AI,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现如今购物车里基本都会添加猜你喜欢,为你推荐模块,根据商品与商品之间或人与人之间或用户画像来推荐商品。

推荐算法:

1.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基于项的协同过滤算法);

2.基于内容推荐(根据用户过去的浏览记录来向用户推荐用户没有接触过的推荐项);

3.基于规则推荐(以关联规则为基础,把已购商品作为规则头,规则体为推荐对象);

4.基于效用推荐(对用户使用项目的效用情况上计算的,其核心问题是怎么样为每一个用户去创建一个效用函数,因此,用户资料模型很大程度上是由系统所采用的效用函数决定的);

5.基于知识推荐(在某种程度是可以看成是一种推理(Inference)技术);

6.组合推荐(每一种的推荐算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所以经常将其进行组合使用,最常用的组合,协同过滤算法+基于内容推荐+基于规则推荐)。

协同过滤推荐示例

例如,天猫购物车中的【购物车有该宝贝的人还在对比】、【看了该宝贝的人还买了】、【猜你喜欢】。

某猫购物车推荐商品 某猫购物车推荐商品 某东购物车推荐商品

在购物车除了推荐商品应用服务,还有什么其他服务可以运用AI技术,购物车有一个功能就是收藏,但购物车是强购买弱收藏的,用户加到购物车的商品肯定是有购买意愿的,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个用户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后,就没有进行结算,是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触达用户,促进用户下单转化。现在有些会有将商品加入购物车多久后没有下单,就会推送一条信息提醒用户,但是这样的提醒实在太弱了,不是说提醒的方式,而是促进用户下单的强度。

用户A将商品X1加入购物车,同时用户A的购物车还有商品X2、X3;用户B购物车也有商品X1,同时用户B的购物车还有商品X4、X5。利用商品加车未下单数据和用户画像来定时的构建促销活动,例如商品X5正在做促销活动(满减活动),除了给购物车中有商品X5的用户提醒,同时还可以给与将商品X5加车用户相似的用户提醒,同时我们还可以监控数据,看哪些用户转化率较低或者没有转化,可以针对这些用户做些研究,是否这些用户在用平台做比价,但为什么这些为什么选择平台,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数据,找到原因。

示例

现在线下很多的无人超市,通过采集用户头像数据实现结算无感,这种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到大型综合类超市,大型综合类超市的购物车可以加上摄像头,后面将产生什么,请读者发挥想象,欢迎讨论。

AI世界还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但未来已来,最不可阻挡的就是趋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