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优秀都是常年积累的结果
一个清华毕业的高材生未必就能比一个菏泽学院的毕业生取得更高的成绩。考入清华,只能说明他的智商还是不错的,但是高考成绩也只能衡量一个人的应试水平,不能反映综合素质。就像一个以460分考入复旦的上海考生并不见得就比一个670分考入复旦的山东考生来得差。而且,高考成绩也只能代表过去,一个人在大学四年里面是怎样度过的尚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很多名校里,整日沉迷于游戏、挂科,最终混得个毕业证,甚至留级或不能毕业者也并不鲜见。而且毕业之后的长期历练是更加重要。
公务员选拔不要求考生是211、985这些院校毕业是想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拔出最能满足职位需求的人才。因为那些带有名校光环的人不一定是那些能够在困难时刻敢于挺直腰板迎难而上,在平常时候能够俯下身子踏实做事之人。而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
公务员选拔考试也正是因为事先隐藏了考生的背景信息而最大限度去保证公平,因为我们都太容易根据一个人的出身、毕业院校、过去的成绩等去给每个考生贴上标签,而这将很大程度上左右我们的判断。
当输给那些看似比我们层次低的人时,我们心中总是会有各种不服气。他学历比我低,学校比我差,凭什么选他不选我?他凭什么比我升职快?凭什么比我混得好?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是要怪罪规则的不公平还是应该沉下心来看看别人到底比自己强在哪里?
我们来看看马云,开始只考取了杭州师范学院专科,但是他却有着一般人所不具有的睿智和胆识,凭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大视野大格局,以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善于把握趋势,抓住机遇,一路奋勇向前,最终创立了让天下人为之侧目的伟大事业。
再看看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栗战书,河北师范大学夜大学政教系毕业,能够走到今天的位置,也一定是有一个能够让自己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并付出了不为人知的艰辛,同时也把握住了人生重要节点上的一些关键机遇。
所有的成功都是有原因的。
一个人最终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就,是要看他的志向有多大,看他能否经受住长年累月始终如一的默默坚持,而不是看过去所取得的成绩和表面上有多光鲜。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之所以96岁高龄还能坚持每周给病人做三台手术,与他始终心系祖国和人民的大胸怀、大格局和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是分不开的。从小跟随父母移居马来西亚的吴孟超,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毅然踏上回国、报国之路。从此,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战斗在手术台上,耕耘在实验室里,他时刻不忘医者的天职,用其一生践行着恩师裘法祖的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他创造了无数个第一,见证了中国肝胆外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卓绝探索,更记录着国之大医匡危济世的至高境界。这就是一个志存高远,奋斗一生的人所能达到的高度。
当然平台也非常重要,就像一个清华毕业的大学生自带名校光环,一个出身干部家庭的孩子从小带有红色基因。要在这个平台上取得更大的发展,关键是要珍惜平台无形中带给我们的优势,加上自己的努力,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最终能够做到不辱使命,创造一番业绩。
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就来到了梁家河,经过了7年知青岁月的历练,建立了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从清华大学毕业,并经过长年累月的读书修炼,培养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但是如果不是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里,从小接受革命精神的熏陶,培养了他的大胸怀大格局,他也很难走上并坐稳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把交椅。
今天,当我们处于一个较高的平台之上,却遭到“不公平待遇”时,我们应该沉下心来去看看对方长期的付出,俯下身子去学习对方的长处。而不是将这种平台优势转变成我们自负的资本,给自己带上有色眼镜去轻视那些看似没有我们优秀的人,去怀疑社会的不公,这只会阻碍了自己的进步。真正有智慧、有远见的人,不管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平台之上,都能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始终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不断奋进,始终专注于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相信终有一天会实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破茧成蝶,长成自己心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