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需求探索

驾驭项目边界:解码范围建模的艺术与实践

2024-04-19  本文已影响0人  需求探索

范围建模

1 目的

范围模型定义了一个或多个限制或边界,并将元素放置在这些界限内或外。

2 描述

范围模型通常用于描述控制、变化、解决方案或需求的边界。它们也可以用来界定任何简单的边界(与视野、涌现属性和递归系统区分开)。

这些模型可能包含以下元素:

范围模型为理解以下边界提供了基础:

范围模型通常表示为图表、矩阵和文本说明的组合。如果范围是在阶段或迭代中实现的,那么范围模型应该在每个阶段或迭代中进行描述。

3 元素

.1 目标

范围模型通常用于澄清:

根据所支持的动作或涉众的需求,商业分析师确定要使用的模型类型,并选择边界和元素。

变更的范围和上下文

通常,商业分析师关注那些会因变化而改变的元素以及与变化相关的外部元素。对于范围内的元素,商业分析师参与确定这些元素如何被修改。对于范围之外但与变化相关的元素,商业分析师参与确定该变化、当前和建议解决方案以及上下文之间的相互作用。

商业分析师经常需要确定:

.3 详细程度

分析的目的定义了在其中描述范围元素的适当抽象级别。适当的详细程度可以在范围定义阶段提供有意义的不确定性减少,同时防止“分析瘫痪”。可以按枚举、引用分解层次结构的具体级别或分组逻辑上相关的集合来描述最终范围模型中的元素。例如,变化的主题可以被定义为特定业务流程的列表、涵盖所有这些的高级业务流程或通用业务功能。类似地,所涉及的涉众可以通过枚举具体的职称或参考他们共同的组织角色来定义。

.4 关系

探索潜在范围元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通过识别它们的依赖性或发现受更改影响的其他元素来确保范围模型的完整性和完整性。

有多种图表技术可用于探索特定类型的上下文关系,包括:

.5 假设

在范围建模阶段,模型的有效性严重依赖于假设,如需求定义、结果因果关系、变更影响、适用性和解决方案可行性。由此产生的范围模型应包括关键假设及其推论的明确陈述。

.6 范围建模结果

范围建模的结果可以表示为:

4 使用考虑因素

.1 优势

范围模型有助于在以下基础上达成一致:

.2 限制

本文同步发表在 软件需求探索http://www.srs.pub/babok/fanwei-jianmo.html


  1. 商业分析中的五十种分析方法和技巧之22-功能分解.http://www.srs.pub/babok/gongneng-fenjie.html

  2. 商业分析中的五十种分析方法和技巧之39-角色与权限矩阵.http://www.srs.pub/babok/juese-yu-quanxian-juzhen.html

  3. 涉众定义与解释.http://www.srs.pub/theory/stakeholder.html

  4. 商业分析中的五十种分析方法和技巧之13-数据流图.http://www.srs.pub/babok/shujuliu-tu.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