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文功德人生每天写1000字

姓氏文化 | 名门望族—吴姓,竟然和《西游记》关系如此密切?(下

2017-07-10  本文已影响8人  功德文化

上期功德君给你讲了那多吗刘姓的知识,你还记得吗?

本期,功德君继续给你讲剩下的哦~

3

迁徙分布

吴姓分布图

吴国灭亡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

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

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

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

吴氏迁居台湾始于1291年,入台第一人是元朝礼部员外郎吴光斗,他奉命率6000人乘船"往使琉球"(即台湾)。吴氏迁居香港,大约始于元代。吴姓在台湾为第七大姓。发展至今,其中最为显赫的一支是吴伯雄家族。吴伯雄现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台北市市长等要职,其家族号称吴氏"全台第一家"

台南吴姓大宗祠

吴氏向海外拓展,最早是到日本。吴人东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其中有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吴氏在东渡日本的同时,还有大批人南迁,进入今越南地区。其中季扎的50世孙吴权于939年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独立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任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现在越南有二百多姓,吴姓为第六大姓。

吴姓人到达朝鲜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了,发展至今,吴姓成为朝鲜143个姓氏中最常见的20大姓之一。明代以后,吴姓还有人移民南洋,迁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以及泰国、缅甸等国,近代,又有人旅居欧美。

4

郡望

吴姓郡望主要有延陵郡、濮阳郡、渤海郡、陈留郡、吴兴郡、汝南郡、长沙郡和武昌郡等。

5

堂号

至德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武昌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长沙堂:以望立堂。

吴兴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

延陵堂:季扎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寿梦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个哥哥先后为吴王,临逝世时要传位给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后人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

至德堂:孔子对泰伯的谦让精神十分敬佩,感叹道:“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的品德已达到了极高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言语来形容他的美德了。因而泰伯被称为“三让王”,援引孔子的赞语,吴氏的总堂号称为“至德堂”。

小伙伴们,关于吴姓的历史文化都讲完了。

你有什么想跟功德君说的吗?

欢迎留言!

功德君在这里等着你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