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后开始记录时间

2021-08-22  本文已影响0人  瑞吉记录时间

这篇文章,受到《十分钟后开始使用英语》启发,分享记录时间的最少必要知识。


阅读这一篇文章,最多需要十分钟而已,之后你就可以开始记录时间了。

记录时间的最少必要知识是什么呢?

像记账一样记录时间

记住时间分类和颜色

反思和践行最为重要

1.像记账一样记录时间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使用的语言,对我们的观念影响很大。

比如,剽悍一只猫,他在《一年顶十年》里写道:

时间就是你的命。一旦你对此深信不疑,那么在花时间这件事上,你就会非常慎重。

他把时间定义成他的命,大部分时间只投入到高价值的人和事上,他是时间的投资人。

你说,时间还是有点抽象。那我们再看一个类比。

想象一下,有一家银行,每天往你的账户充值 1440 块钱…… 如果你嫌多,对不起,必须给你那么多;如果你嫌少,对不起,就只有那么多;如果你竟然没花完,对不起,虽然第二天还会给你再次充值 1440 块钱,但前一天没花完的自动清零…… 别说,还真有一家这样的银行,也不知道是谁开的…… 它的名字?—— 时间。

每天只有 1440 分钟,管你用不用的完呢……

你看,一旦用金钱来作类比,时间变得具体,你也马上进入了另一个状态

不敢乱花了吧,时间就是钱啊

如果你记账,你就能知道钱花哪儿了;记录时间,你就能知道时间和注意力花哪儿了。

那,有没有像记账一样记录时间的方法呢?

有,介绍一个我用了6年的时间记录法: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

这个方法,由新东方的艾力老师首创。简单来说,就是把时间比作金币,每半小时就是一枚金币。假设你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那么醒的时间就是17个小时,每半小时作为一枚金币,那就是34枚金币了,每天晚上回顾一下,这些金币是怎么花的,记录在Excel表格里,就这么简单。

这个方法的神奇之处在于,首先,把时间比作金币,时间变得具体了。

同时,提升了你的掌控感,你没法影响时间的流逝,但你可以决定如何分配你的金币。

它还能提高你的自控力。我们什么时候自控力最强?打游戏的时候呗——都憋得不行了,还在那打呢。为啥?因为左上角在记分阿。付出立马获得奖励,所以我们乐此不疲。金币就是左上角那个分,它告诉你,其实你每天都有些收获。

你每天有多少枚金币,都是怎么花的呢?

2.记住时间分类和标记

开始记录时间之后,你就会想,给时间分个类吧。

然后,很可能陷入一个误区:按事情本身来分类。

比如,有人把时间分成“身体、家庭、素质、兴趣、工作、社交、生活”这几个大类,大类下面还有小类,比如家庭-理财...Via发愤的草莓。

她们这样分类,大概是参考《奇特的一生》的柳比歇夫,按照要做的事情进行分类统计。但,能坚持下来的,没有几个。

因为,我们处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角色和要做的事,这就导致,有些分类不再适用,或有新的分类产生。最终,给时间分类比记录本身还要花时间。

那怎么办?

我们需要始终不变的时间分类。即,无论你的角色和要做的事情怎么变化,还是那些分类。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把时间分成了五大类,并且每一种都用一个对应的颜色来表示。声明:这个方法是艾力老师在2013年发明的,瑞吉在使用过程中,对这个时间分类进行了一些瑞吉认为必要的改良。

五种时间分类,分别是:

拖延浪费(红色r),灰色时间(灰色h),无忧休闲(蓝色)b,高效工作(黄色y)和休息放松(绿色g)

说说每一种分类的定义。

拖延浪费,字面意思,就是没利用好的时间。具体来说,就是那些让你有负罪感和记不起来的时间,如果你的脑袋里冒出“不...就好了”,“不该....”那就是有负罪感,比如说一直刷朋友圈,刷微博,啥也没干,让你感到不爽的时间。或者,这段时间你想不起自己干啥了,那也可以果断标记成拖延浪费,因为,如果你做了有意义的事,或者玩得很开心,你肯定不会忘记,对吧。拖延浪费用显眼的红色表示。

灰色时间,作为拖延浪费的补充,用灰色来表示。在《定投改变命运》中,笑来老师讲过一个概念:主动的边界。主动是有边界的,边界内,是我们能够左右的事情,在这里我们要尽可能地主动;边界外,是我们不能控制的东西,在这里我们选择主动地被动。有时,我们是在主动边界内浪费时间,比如,周末,没有工作,没有任务,完全是自己可控的时间,你居然浪费了,那就是拖延浪费,标记成红色,回顾的时候重点关注。另一些时候,我们是在主动边界之外浪费时间,比如,你想专注地做事,但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你不得不去处理,这个不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标记成灰色,回顾的时候选择性忽略就好。

无忧休闲,没有负罪感的玩,很放松的时间。比如完成工作后的放松,和家人恋人聚餐,听音乐会,看电影等等。让你感到开心,且没有负罪感的时间,就是无忧休闲,标记成蓝色。

高效工作,专注的做事,做有意义的事情,挣钱等等。比如工作,做公益,阅读,学习一项技能,这些专注的时间都可以记录成高效工作,用黄色表示。

休息放松,就是做让你得到休息和放松的事情。比如,一个人吃饭,洗漱,午睡,等等日常的生活时间,用绿色表示。

灰色时间还有另一个作用,任何你不知道该怎么分类的时间,就记成灰色时间。

这个分类很有用。瑞吉有位记录时间的朋友,被时间分类折磨的不轻。因为,有些时间,真的很难分类。比如,他通勤的时间,他是真的很想利用起来,看看书啥的,但是呢,他在上海,你知道吧,上海的地铁,下班时间人挤人的,他在车上被人左一下,右一下,碰得站都站不稳,自然书也看不进去,然后就觉得这段时间被浪费了,很痛苦。当他听完我提出的灰色时间后,他激动的抓着我的手说,谢谢瑞吉,你真是救了我的命了,我都快被时间分类折磨疯了(真人真事)。设置这个分类,很简单,因为有些时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分类,索性就记成灰色时间,省的纠结。

时间分类,有这五种就够了。

注意,每一种时间,并不以具体的事情来分,而是以你当时的状态来分类,因此,同一件事,在不同情况下,可以被记成不同的分类。关于时间分类,没有标准的答案,记录时间,其实就是在诠释我们的时间,因此,如何分类,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权威。

3.反思和践行最为重要

记录时间有5个环节,分别是:

记录、整理、回顾、反思和践行。

记录,就是把时间记录下来,比如记录在本子、手机或者电脑上;

整理,就是把平时的记录,做一些简单的处理,让我们能一下子看到重点;

回顾,就是花一整块时间去看自己的时间记录;

反思,就是看完记录,找出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下一步行动;

践行,就是执行反思后提出的下一步行动。

这5个环节,瑞吉花了3年才悟出来。你很幸运,刚开始就知道了。

很多人没那么幸运,比如当初的我,不知道记录时间有5个环节,因此容易陷入记录时间第一大坑:在记录上用力过猛。比如,事无巨细地记录,恨不得每一分钟干了啥都记下来,这样的结果就是,记录花费的时间太多,回顾的时候找不到重点。

瑞吉跟不少记录时间但没能坚持下去的朋友聊过,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只有记录,很少回顾,更别提反思和践行了。可是,记录本身并不能让我们发生改变,它只是客观地记录我们的时间是怎么花的,让我们能够认清自己。

所以,记录不是最重要的,那什么是最重要的呢?对了,最重要的是反思和践行

思想和行动上都要改变,记录时间才有效果。只记录,不回顾,等于白记。记录也回顾,但不反思,也等于白记。记录并且回顾和反思,但是不去践行,还是白记。记录,回顾,反思然后践行,做完这四步,想不变更好都难。

没!有!别!的!了!

任何正常人都可以上路了。

如果还想让自己更心安一点,那就去看一下《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

其实只有三个字和一个感叹号:“开始记!”

记吧记吧,你可以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