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
完全被题目吸引而产生的阅读。但我不能说我完全读懂了这篇文章。我不知道科幻小说到底是怎么界定的,但是按我的理解,科幻,起码里面包含了科学的成分。可是这篇小说全文都是在讲宗教,也许是从小接受的教育,科学和宗教在我的认知里一直是对立的。不过以前倒是看到过,爱因斯坦说,佛教是与现代科学最相近的宗教。当然他到底有没有说过这句话我也不敢肯定。就现阶段来说,我也没有完全相信某种宗教的可能性。不然真的可以认真的去研读一下这些宗教的典籍,看看它们与科学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不过文章里倒是有一些很有趣的部分。比如天使下凡。这在作者的设定里变成了一件平常的事情,甚至有规律可循,所以还产生了那些追光人。每次天使下凡都会给一些人赐福,一些人降灾,甚至有人死亡。可是这些结果和凡人的作为并无关联,比如我们平常所想的“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在书里完全不是这样。这也与最后伊桑说的话相吻合“上帝不代表公正,不代表仁慈,也不代表怜悯。只有彻底理解这一点,才能成为真正的信徒”。怪不得很多人在看的时候都觉得这篇文章是在讽刺宗教。我自己也觉得这完全是鬼扯,毫无逻辑。如果是这样,那我信他干嘛!?虽然我知道特德姜应该不是这个意图。
再比如文中对地狱的描述,人们可以亲眼看到地狱,地面会突然变成透明,人们就能清清楚楚的看到地狱。你可以看到地狱中的人们说话、嬉笑、哭泣、跟活着的时候一样。这与我们通常理解里的“十八层地狱”,各种折磨苦难都有所不同。当然这个理解又串到东方宗教思想里了。我也不知道基督教里的地狱是怎么样的。我读到对这段地狱的描述的时候就在想,如果地狱就是这样的话,那所谓的下地狱也没有那么糟糕。文章主角尼尔其实也是这样的想法,他之所以那么不信赖上帝还非要纠结上天堂也只是为了和他天堂中的妻子相聚。那如果我们没有这样与重要的人分隔两界的烦恼的话,其实,在这样的地狱也不错。突然想到,按作者的意图,地狱之所以为地狱,就是因为没有上帝?因为永远无缘于上帝,这就是最大的苦难?
阅读过程中还让我产生思考的一段是关于贾尼丝的描述。作为一个生来丧失双腿的人,她做的很好。因为家庭虔诚的信仰,她把这不幸看成是上帝交给她的重担,是天堂的善意。因此她既不骄傲,也不愤慨,而是把自己的自信,富于魅力用于帮助那些有同样遭遇的残疾人。告诉他们应该身残志坚,将上帝的声音转达给世人。她做的很好,因而声望日隆。但是在一次天使下凡后,她却获得了一双健康的腿。这本是好事,在我看来也是上帝对她的奖励。但是这却给贾尼丝带来了困扰,她无法再向听众传达原来的演讲了。她既无法向听众保证,他们的残疾总有一天也会像她一样痊愈,也无法说她的痊愈是来自上帝的奖赏,因为那就意味着如果不能痊愈就是对那些尚未康复的人的指责。她与他们的境遇已经不同了,所以她的演讲也就失去了说服力。所以重获双腿对贾尼丝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是上帝对她的惩罚还是奖励还是更大的考验?还是说上帝根本是无意图的,这不代表任何含义?
整篇文章虽然看来都是想象,但是其实书中说的所有内容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对照,比如那些互助会,还有像贾尼丝这样的传道者。我只是完全无法理解文章最后尼尔的转变。他从一个完全不信上帝甚至痛恨上帝的人,为了和妻子在天堂重聚而选择了一条捷径——追光。最后他如愿以偿的被天堂的光柱击中,却还是没有进入天堂,而是沦落地狱。按照他原先的思维,这无疑是上帝对他的戏弄和奚落,怎么就使他突然全身心的爱上了上帝,并对自己此前种种愤怒、彷徨的行为倍感痛苦,对上帝万般感激,即使他从此再也无法与妻子重逢。这种转变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是我自己读不懂,还是说这本来就是无法解释的事情?
总的来说,虽然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也能引发我的一点点思考,但大多数时候我都处于一种无法理解的状态。之前看过网上一条关于特德姜和刘慈欣的对比,说刘慈欣胜在思想,文笔实属一般。而特德姜想象力和诗意超出人类极限,是天才。就我目前对这二人的认知(当然我读的他们的作品还太少,样本这么小的情况下,评论也为时过早),我完全不能认同这种说法。为了印证我的认识,我还会再读更多他们的作品,看看是不是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