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沉香心情随笔散文随笔专题投稿

怀揣梦想,砥砺前行

2017-11-30  本文已影响25人  秋水长天_42b2

   

怀揣梦想,砥砺前行

            怀揣梦想,砥砺前行

                        秋水长天

              童年是一首悠扬的民谣

童年是诗,童年是歌,童年是画。记忆中的童年是快乐的,温馨的,幸福的,苦涩的。

那时一年只能吃到一次新鲜肉,就是家里宰猪的那天。可惜猪宰了却一年到头也吃不到腊肉,一半猪肉要交到公社,另一半腌好了,到家里揭不开锅时卖了腊肉换点米来充饥。到两眼冒片子花时想吃肉,就用米粒大的发黄的板油炒菜,炒完菜后在锅里加半瓢水烧开,再放点盐,锅里冒着点点油星,就成了一道鲜美的汤,孩子们喝得津津有味。那时最高兴的是去龙华山春游,这一天家长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搪瓷口缸里的米饭上面卧着两个香喷喷的荷包蛋和几片香肠,再配上一捧沁人心脾的山泉水,那简直是无上的美味,现在想来还口有余香呢。早餐没有方便面和牛奶面包,只有一包玉米或一块干粑粑。那时村民起早贪黑去干农活,可以挣工分,到了收获的季节可以凭工分去农场分粮食。因为母亲经常生病,仅凭父亲一人也挣不了多少工分,自然也分不到多少粮食。家里没米了就去找亲戚朋友借两斗,实在借不到就吃包谷饭充饥。下大雨时用一只桶在屋檐下接水,稍微沉淀就可以饮用,那味道好像比矿泉水还甘甜呢!

那时没有保暖衣裤,没有大衣毛衣,只有打满了层层补丁的大姐二姐三姐穿过的衣服;那时要去亲戚家做客,父母会去隔壁的“大款”家借来新衣服让我们穿上;没有旅游鞋,只见光脚丫从破了窟窿的布鞋中溜出来;没有手套围巾,只见同学们人人提着一个小火炉,红通通的木炭泛着丝丝暖气,映红了孩子们稚嫩娇羞的脸蛋,温暖了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娃儿。

上学路上不见自行车,更没见过小轿车,只能天天坐“十一路”公交车;没有闹钟,只得“舞鸡起床”。校园没有暴力,天天有同学主动去打扫厕所还不留名;有同学经常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后交给老师,可那时候的一分钱能买到一盅炒得香喷喷的葵花籽;那时候,没有书包只有一个布袋子;没有文具盒,只有一个放针水用的纸盒子;纸盒里没有钢笔,只有一支上面套了一截竹棍的铅笔;没有成堆的参考书、笔记本、试卷,只有几本薄薄的课本和作业本;没有课外书,只有一本翻了几十遍的小人书。同学们玩的是打土炮,跳麻绳,掏鸟窝,捉蛐蛐,摸鱼虾,捡麦穗;放学回家没有成堆的作业,割草喂猪洗衣做饭样样拿手。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那时候一家人挤在一个小院子里,好不热闹!一家七八口人住在两间阴暗低矮潮湿的木屋里,木格子窗户上裱着的白棉纸被风扯碎,呼呼的在寒风中颤动。晚上一家人在昏暗的油灯下边唠家常边剥玉米。三姐妹窝在又窄又小的木板床上,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阵阵笑声回荡在寂静的夜空,幸福的味道弥漫着整个村子!

那时候的愿望是有一身漂亮的“公主服”:一件毛衣,一条黑灯草绒裤子,一双白袜子配上一双黑金绒滚白边的布鞋。穿上它们出门,回头率肯定是百分之百吧!

我的童年像一首宛转悠扬的民谣,朴实,简单,率真,随性。

        青年是一首昂扬的交响乐

青春是花蕾,绽放五彩缤纷的风姿。青春是交响乐,奏响激情澎湃的乐章;青春是剧本,演绎精彩纷呈的人生。

沉甸甸的课本和父母期待的目光伴随我走过迷茫,躁动,拼搏,奋进的青春期。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吹醒了沉睡的中国,吹绿了贫穷的乡村。“包产到户”改变了农村千家万户贫穷的生活状况,从此我们告别了“饥寒交迫”的日子,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父母亲都是劳动的好手。每年庄稼的收成是全村最丰硕的,每年家里除了交公余粮以外还可以收获几千斤粮食,吃不完的还可以卖了贴补他用;一年喂几头大肥猪,过年杀猪请客吃不完的腌成香醇的腊肉随时可以享用。

父亲为了供养五个儿女读书,还搞起了副业,买了几只奶山羊,靠做羊乳饼硬是供儿女们完成了学业。父亲的事业越做越大,成了村里的养羊专业户,让我们家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村里其它人家也纷纷效仿,山坡上,草地上,田埂上到处是雪白的羊群,与空中的朵朵白云相映成趣,成了乡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到了赶集的日子,妇女们换上新装,精致的提箩里装满雪白香嫩细腻的乳饼,盖上一块洁白的纱布,满脸笑容去集市上卖乳饼。乳饼散发出阵阵清香,引得孩子们一路跟随,垂诞欲滴。集市散了,母亲回来了,换来了蔬菜水果零食新鲜肉满满一大箩,我们高兴得欢呼雀跃。

过年前,父母会请裁缝师傅来家里给我们做新衣服,我终于有了一条黑灯芯绒裤子。请皮匠师傅给我们做新鞋子,当母亲把一双黑金绒滚白边的布鞋拿来让我试时,我如获至宝。父亲还从县城给我买了一件粉红色的毛衣和一双白袜子,我终于有了心爱的“公主服”。那一晚我抱着它们酣然入睡,梦见自己成了白雪公主,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我们家不仅翻新了老屋,还盖了两间楼房,从此姐妹们不用再挤在同一间小屋了。家里新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闲暇时间,一家人坐在客厅里,观看《渴望》、《红楼梦》,尽享天伦之乐。还买了一台录音机,一架缝纫机。哥哥还买了一辆永久牌载重自行车。那时我在三中读高中,平时走路去上学,有时哥哥用单车载着我送我去上学,十几里崎岖的土路,是我们兄妹俩骑过的最幸福最美的路。

为了不辜负家人对我的期望,我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立志一定要考上大学,为家人争光,让父母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了我们村的第一个女大学生。我考上了大理师专中文系,那时上大学不交学费,只交点书费,每个月还补助饭菜票,因能为父母减轻了负担而感到欣慰。读大学期间也不敢虚度光阴,连续三年荣获奖学金,这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吧!

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用自己第一个月的公资买了一辆女式自行车。每个周末,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崎岖不平的乡村马路上,也是人生一件惬意的事。

毕业后,我分配到了辛屯镇东山脚下的一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当时所有的教室都是低矮破旧的平房,没有篮球场和足球场,没有电脑室,没有音乐室,没有图书馆,没有实验室,没有学生宿舍楼。没有自来水,也没有井水,平时老师的生活用水都要去附近村子里的井中去提。学校里最豪华的是教师宿舍楼,这是一栋两层木楼,一层是教室,二层是老师宿舍。走进宿舍,只见墙壁和天花板用报纸裱过,时间长了,有些发黄。风挤破了墙缝,呼呼作响。突然间一只老鼠从墙脚窜出来,吓得我一阵怪叫。一张课桌,一把木椅子,一张木床,这还是对我们新教师最优厚的待遇呢!同事们很热情,搬行礼的,扫地的,送水的,裱房子的,半天功夫就让房间焕然一新。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浆糊香味。雪白的墙壁和天花板,让人感到很温馨。每天早晨在学生的吵闹声中惊醒,每天夜晚伴着隔壁老师的鼾声入睡。学校里有教师食堂,二两米饭,几片虾片,一勺洋芋,一小碗青菜汤,就是我们丰盛的晚餐。有时候会打牙祭,多了几片回锅肉,老师们寡白的脸色又红润起来,干裂的嘴唇又泛出了亮光。闲暇时光,老师们打扑克,唱歌,织毛衣,散步,日子虽然很清苦,但却过得简朴,充实,幸福,随性。

            中年是一杯香醇的美酒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一晃我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回首四十多年的风雨沧桑,酸甜苦辣,我们唯有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才是对过去的最好祭奠。

放眼今天,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盖起了洋楼,出门便是轿车,男女老少个个穿名牌,户户饮的是矿泉水。鸡鸭鱼肉吃腻了,得“三高”了,改吃野菜了。电脑,电视,手机,超市,淘宝,健身,炒股,房地产……充斥我们的生活,忙得不亦乐乎!周末,去茶楼喝咖啡,品香茗,听音乐;到野外赏花,钓鱼,爬山,烧烤。假期,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游览祖国的名胜古迹,领略神州的秀丽江山,触摸城市的高楼大厦。多姿多彩的生活,令人陶醉。

而今,我在县城教书。2017年6月,投资1.6亿元、占地129亩,设计50个教学班,可容纳2500人的鹤庆一中初中部正式搬入新址,并更名为“鹤庆县鹤阳初级中学”。我们学校拥有一流的校舍,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子。霸气的大门,气派的教学楼,豪华的图书馆,漂亮的宿舍楼,雄伟的礼堂,高端的食堂,先进的实验楼,一体化的信息教室,平坦舒适的塑胶跑道,宽敞的足球场,篮球场,停车场,校史馆,中心广场,……漫步其中,好像置身于大学校园。亭台楼阁,小桥池沼,木廊架,景观墙,鲜花绽放,树木葱茏,芳香依依,俨然走进了苏州园林,令人流连忘返!

清晨,晨跑的师生正在挥洒着汗水,晨扫的学生正在拾捡垃圾,食堂里正在有序的分发营养早餐。踏着朝露,教室中已书声琅琅;踩着星辉,教师已在校园里辛勤耕耘。到了课间,整个校园沸腾了,校足球队的队员正在角逐,奋力厮杀,一决高下;篮球场上的比赛如火如荼,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文科老师和理科老师正在排球场上比赛,比分多次持平,扣人心弦;活力四射的学生正在进行混双的乒乓球赛,吸引了大批围观的学生。校园里跳啦啦操的,跳霸王鞭的,跳民族舞的,做健身操的,好不热闹。上课了,音乐教室里传来悠扬的琴声和清脆的歌声,同学们正在歌唱美好的明天;美术课上同学生们正在描绘着七彩梦想;实验室中正在做有趣的化学实验;心理咨询室中老师正在给问题学生疏导情绪;教室里各个教研组的课堂教学竞赛激烈而精彩;图书馆中借书的学生络绎不绝;阅览室中坐满了看书的学生……同事间团结协作,和衷共济,众志成城;同学间互帮互助,坦诚相待,其乐融融。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孜孜不倦,意气风发的教师队伍兢兢业业。书香溢满校园,理想点亮人生。

希望从这里放飞,梦想在这里起航。拼搏吧!鹤阳学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希望你们怀揣梦想,砥砺前行。相信你们一定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