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不识字我手写我心《人生感悟ABC》

读史笔记[5]:奴才永远是奴才?

2020-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自由的阿涛

记得前些年看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上面有一个情节很有意思,权倾朝野的和珅在大街上给一个叫做金爷的人下跪,口中唤着给主子请安。当年,看了后就哈哈一乐,终于有人能治住和珅了,也没在细想其中缘由。

近来,读二月河先生的帝王系列小说,把其中缘由倒是弄明白了。在《乾隆皇帝》第二部《夕照空山》第三十四回中,二月河先生借傅恒和乾隆的一段关于旗人不争气的君臣对话把旗人之间的关系介绍清楚了。

首先是介绍了一个叫做肖路的人新升任南京同知,为庆贺升官请客,请的都是宪眷,有江南臬司太太,南京道太太,还有南京城门领太太(三者官位从大到小为臬司、道台、城门领),但是城门领太太是臬司太太的旗主,结果本该作为主客的臬司太太却像一个丫鬟一样伺候城门领太太,而本是来陪客的城门领太太却成了主角。闹得肖路这桌子饭不仅白请甚至还起了副作用。

原文摘录如下:

“肖路正是庸人有厚福,后来又升选为南京同知,为庆贺升官请客,因为老婆糊涂,肖路这次亲自作陪,请的都是宪眷,有江南臬司太太,南京道太太,还有南京城门领太太。他在军机处做过事,面子大,下头还有一群奶奶太太,摆了两大桌。请了老城隍庙最好的厨子,办得十分丰盛热闹。一时陪客到齐,专等主客。先来的一位是道台夫人,坐了第二位,接着城门领太太来,稳稳重重坐了第三位。这和官场一样,谁男人大,谁坐首席。官越大到的越迟,这也是自然之理,一二十双眼睛巴巴地望着花厅门,都等着张秋明婆娘大驾光临。一时人来报说‘臬宪太太来了!’众女人不约而同站起身来笑脸相迎。肖路和糊涂四儿赶忙迎上去寒暄,众星捧月似的把张秋明家的围在中间,夹七夹八的奉承话说了几车。张夫人穿着三品诰命服色,似笑不笑地和众人说话,忽然一抬头,看见端坐在第三位的城门领太太,脸上就变了颜色。似乎想回头走,又犹豫了一下,狠狠瞪了糊涂四儿一眼。糊涂四儿以为她嗔着城门领老婆怠慢,忙说‘宪太太来了,你怎么还大咧咧坐着,连个规矩也不懂?’那女人只一笑,什么话也没说。”……“这女人是棠儿(傅恒夫人)的族妹呢!张秋明女人正是她家包衣奴才,是上宪夫人又是奴才,当下就尴尬万分。张秋明夫人忙着除去诰命服。众人以为她要落座,谁知她怯生生走到城门领夫人跟前,红着个脸,插烛似地拜下去,说‘主子吉祥,奴才给您请安了!’这一下,弄得众人都目瞪口呆。……这一来众人顿时乱了阵,先一个座次就没法排,论官位,三人之中城门领最小,偏偏最大官的太太是她的奴才。肖路和众人慌乱了一阵子,竟不知该如何斡旋。棠儿妹子说,‘既然她男人官大,她坐上头好了,我回避就是!’说着就要起身,那臬司夫人膝行几步,向众人求告,‘我的主子在,我怎么敢坐?你们坐,我在旁侍候就是……’说着,委屈得双泪齐流。于是公推棠儿妹子坐了首座,张秋明家的穿着青衣侍立在侧,如同奴隶,给她送箸斟酒,捧盂递巾伏侍,一时又叫她给众人敬酒。她到底是省台方面大员夫人,通省官员见她男人谁不畏惧礼敬。这般模样‘敬酒’都觉担待不起,连肖路两口子也如坐针毡,瞎张忙,乱应酬。棠儿妹子是个粗疏人,只旁若无人据案大嚼。一席筵下来,大冬天的,人人一身大汗。棠儿妹子欣欣然,糊涂四儿两口惶惶然,张夫人悻悻然,众人则稀里糊涂……为这个过节儿,肖路三次到臬司衙门赔罪,到底得罪了张秋明,实缺也没补上。”

想理解透这其中缘故,就需要了解下清代的八旗制度了。

八旗是满人在关外创建的一种兵民一体的组织方式,分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每个旗下有若干人口,这些人就称为旗人。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先后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在顺治初年最终确立了满洲、蒙古、汉军这三八共二十四旗。

八旗中的上三旗是指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归为皇帝个人统领,其它五旗则归诸王贝勒所有,所以这三个旗被称为“上三旗”,其它五旗被称为“下五旗”。

八旗制度其实是一种领主制度,那么上三旗为皇帝统领,他们的主人就是皇帝,而下五旗的主人分散在各个王爷贝勒等贵族手中,所以满清八旗旗主开始的时候身份很尊贵,例如刚开始的时候,满清八旗旗主为莽古尔泰、代善、阿敏等亲王,但是爵位的继承,这些亲王的子孙的爵位也会逐渐下降,有些还因为犯罪等被剥夺爵位,所以他们有些人过得并不尽如意,反而八旗中的不少平民、贵族子弟,通过科举等入朝为官,使得他们的地位、财富和官职都超过了旗主,但是旗主永远是旗主(有没有汉人里族长的意思),这就是规矩,他们和旗主的隶属关系不变,旗主永远是他们的主人,所以在清朝无论你多大的官,只要你遇到本旗的旗主,你都得行"跪礼",请安,因为你在旗主的面前,只是一个旗奴,即使旗主落魄的不行,本旗的旗主在本旗那就永远是主人。

是不是感觉很不合理?乾隆皇帝也很无奈啊,从雍正到乾隆,多次想要通过旗务整顿,让旗人重新振,但均未成行!再回到小说《乾隆皇帝》里。

傅恒讲完这故事,乾隆只一笑,说道,“这是个闹剧,棠儿妹子也是过分,但这是规矩,谁也没法子。如今开国已久,功臣贵戚家道中落的有的是,有的成了赶车把式,有的当丧车杠夫。还有在码头上搬运杂物的。奴才们官位大,高车驷马招摇过市,他们心里难受,遇上了,哪有不生气的?上回工部尚书高克己来哭诉,他坐轿过正阳门,碰见先前主子家二公子背麦子,当着上千的人把他喝斥下轿,说:‘二爷背麦子累疲了,给我捏巴捏巴按摩按摩,替二爷把麦子背回府去!’他只好当众给他主子捶背捏腿儿,又觅人背麦子到家……说起来这是祖宗家法,礼应如此。其实朕深恨旗人大爷们不争气。打圣祖起,就留心他们的生计。分地给他们种,他们卖了;扣他们皇粮,他们捣估着在朝的爷们到皇帝跟前叫撞天屈,竟成了一大群吃白食的无赖!”

再回到本文开始,和珅为什么恭恭敬敬的给金爷下跪?

和珅是满洲正红旗人,他遇到的金爷,正是满洲正红旗旗主,他的祖上还是满清大名鼎鼎的铁帽子王旗主,后来因为一些变故,丢掉了铁帽子王,到了金爷这一代,已经远离了政事,使得他们在朝中的影响力很小,以至和珅这种朝中大员还不认识金爷,但金爷是爱新觉罗氏,他的旗主身份永远在。

对八旗制度有个初步了解后,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是制度必须与时俱进,做到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制定制度时不能把后来的路完全堵死,最好能以修正案的形式,随着时代变迁及时修订相关制度。

二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温室里的花朵只会一代不如一代,祖先再牛叉,通过自己的努力的权威为后代挣来了铁帽子,看似一劳永逸,实则遗祸数代,直至泯然众人矣。

三是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时代逼着需要变革,需要改弦更张时,如果自己固守老一套,则只能被时代所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