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经方医案研习-表里同病
2020-03-03 本文已影响0人
王gjjgff
曾骞老师医案。
表:无汗,头痛,颈部有些酸痛拘紧,僵硬受限,咽喉肿痛,吞咽疼痛加剧。
里:昨日至今日还没通便,前天凌晨3点通了一次。
半表半里:偶尔腿脚会有点冷,一会又正常。皮肤摸起来,上半身热,下半身比较凉
瘀堵:食瘀:午后容易犯困,生病前一天吃了几口烤羊腿。生病后只通便两次;血淤:面色黄暗,雀斑多,足底脱皮。
舌淡苔白厚腻。左脉数,寸关洪,尺沉细。右寸关滑浮,尺沉微数。
思考:能量阴证,局部热实。表里同病,里热实牵制能量郁而化热,导致能量不达表。半表里不如表里明显。上热下寒能量状态。
尝试处方-炮附子,酒大黄,桃仁,黄芩,桔梗,柴胡,桔梗,甘草。
老师处方:酒大黄10 黄连6,制附片10(先煎) 僵蚕6,桔梗10,银花10,黄芩10,生姜5。
思考:里虽然寒不明显,老师仍用了姜,但是量小,不用干姜。为何。并不是因为上热下寒。已有附子芩连的配伍。窃认为并不一定要用热药,循环搞好了,人体才能热。
答:加了一点点生姜,目的一是取生姜和僵蚕,避免僵蚕之咸臭犯已弱能之胃,二是利用生姜代甘草建中。虽胃能弱,但不取甘草,因为我的目的,是要利用漏斗将上部负重滤之而下的,甘草有嫌。另,用生姜而不用干姜,理为上热太过。
人体是想往外走。由于上焦已经很壅塞,司散能力严重受损,然后又因为里瘀而津不可上,整个上焦的负担特别重,于是,我就想到要做个漏斗出来。
附子泻心汤,本身就应于上热下寒的势能形式,然后呢,我想到,用僵蚕的咸来降之,将其设定为漏斗的过滤嘴,本身这味药除了咸,还有点辛,又可以散。味道重,势能上不会只飘动在上焦,可以由上沉潜至中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