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 | 64 |《庄子•外物•诗礼发冢》

2021-09-23  本文已影响0人  慕若文

原文: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顪.而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译文:

儒家口口声声不离《诗》《礼》,有回大小两个儒生去盗墓,站在墓口的大儒对底下墓坑里的小儒说:“天都快亮了,你事情办得怎么样啊?”墓坑里的小儒说:“尸体裙子与短袄还没有解开呢,嘴巴里面含着珠子!再说了,《诗经》里面本来就有‘青青之麦,生于陵陂’ 之句子呢。”上面的那个大儒听得不耐烦了,嘲讽道:“生前不给予别人施舍,死后还含着满嘴的宝珠做什么呢?”大儒遂命令墓坑里的小儒先固定住尸体的鬓角,然后手指按住尸体的胡须,金椎固定住尸体的面颊,最后慢慢撬开尸体的两侧嘴角,这样就一点都不会损伤到尸体口中的珠子了。

后记:

庄子本意是说:儒生们嘴里一边诵背着《诗经》《礼记》,一边却干着盗墓的勾当!

其实就是说:表面满嘴的仁义道德,其实背地里一肚子的男盗女娼……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道”,与老子在自然观,天道观上有很多共同点,都推崇生命与自然合一的自由之境界,然而,两人的处世之道,却又去之甚远,老子主张顺应自然规律,遵循道法自然,谦和,不争。而庄子提倡齐物论,认为世间一切差别都是相对的。

文中引用《诗经》的“青青之麦,生于陵陂”,据说是杜撰而来,不知若孔子看见这篇文章,有何感想。相传孔子当年去拜见老子,一番长谈回去后,站在川上,说了一句“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后,三天没有再说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