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何面对自己的缺陷?”;“如何处理自己的人生课题?”这些问题是不是乍一听来感觉空洞又浸满了“鸡汤”?没错,当我打开这本《被讨厌的勇气》,看着书名和扉页的推荐序,一股浓浓的鸡汤式教学扑面而来。同时又有点好奇,关于这些人生课题,想看看这本书到底能给出怎样的解决方案。
我一开始以为这本讲哲学和心理学的书,内容上应该会有一点深度,没想到它完全是一本没有架子的书。整本书都是围绕着一位哲人和青年的对话展开,两个人以阿德勒的心理学为核心展开了一场五天五夜的辩论,最后以青年的一句“世界很简单,人生也是一样”的感概而结束。
虽然书中有一些观点颠覆了一般人的普通认知,比如“心理创伤并不存在”;“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
这些观点初一听可能很难理解,但在哲人的解释以及对阿德勒心理学的接触中也能慢慢接受了。我在看的时候一度也能尝试着让自己换一种态度去面对曾经遇到的问题。
书里描写的境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世界,就像哲人说得“要想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甚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 ‘相当于自身岁数一半的时间’。也就是说,20岁开始学的话,加上10年,得到30岁才能学会。”我希望自己到合适的年龄之后能够达到那种境界。
总体来说,这本书的观感超过了我的预期,是一本和《悉达多》一样,未来还会重复阅读的书。
以下是关于这本书的我的一些摘抄: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1、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2、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3、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4、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5、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6、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7、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8、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9、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10、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11、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比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12、 所有人都是“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
13、 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
14、 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
15、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①自立;②与社会和谐共处。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 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①“我有能力”的意识;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16、 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与爱之主题有关的话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17、 相互束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18、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即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19、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20、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21、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22、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23、 “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24、 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
25、 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26、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27、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28、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蓦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29、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站在“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