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能力,叫“做到具体”
文/韩大爷的杂货铺
1.
听蔡康永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的两位朋友,刚上大学时便一见钟情,并于大学一年级火速领证结婚。
可一年相处下来,俩人发现彼此都太年轻,对很多问题尚没有考虑清楚,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由此也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矛盾。
于是大学二年级,他们两人又选择了离婚。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为他们惋惜,毕竟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经历了这样的事情。
不过没关系,故事的结局还是比较令人欣慰的。
因为三十年后,两个人又走到了一起。
他当初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至少从长远来看,是能展现出很多种可能性的,你不必急于限定它,也无法一碗水看到底。
但请注意,这个道理的传播方式,并非是硬塞给你,而是被包在了一个故事当中,或者说是以一段故事为载体。
为啥要这么做呢?为了展现自己阅历丰富?当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种方式的传播效果好嘛。
那为啥这种方式的传播效果好呢?有人说,那还不是因为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嘛。
那为啥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呢?第一个原因我们都知道,那就是相比于干巴巴的道理,故事的呈现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故事所搭载的信息,更具体,更丰富,不仅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扩大了有效信息的容量。
2.
如果我对你说:我有一个朋友,他这个人,勤奋务实,要求上进。
相信我,可能一顿饭的功夫,就能让你把这句话忘掉。因为它太抽象了,你的大脑去记忆这条信息的时候,缺了一个“着力点”,即:到底怎么个勤奋务实法,到底怎么个要求上进法。
更何况,勤奋务实要求上进这样的说法,你在日常会听到无数次,你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存在,所以大量同质化的信息更会冲淡我的话语在你脑海中留下的印象。
但如果我给你举这样一个例子:
我的这位朋友,毕业于一所非常好的医科大学,可她的第一份工作,却在县医院当护士。她平时喜欢看书,阅读量比我还大,可所有的书籍,都是她利用碎片化时间读完的。
在通勤的路上或者健身的时候,她还会带上耳机听书,每逢周末,就把这周的读书心得写成个性化的书评,投递出去。短短两年间,她陆续在当地的纸媒上发表了十余篇作品,领导看中了她的文字能力,将她提拔为了院长助理。
你看,同样是想介绍一个人的“勤奋务实,要求上进”,案例的传播效果要好于空话套话与大道理。
为啥呢?很简单,因为后者抽象,前者具体。
可能您会有疑问:具体是具体,但一句话就能说完的事,换成了讲故事,篇幅会长,是不是也会显得更“水”啊?
其实仔细比对一下你就会发现事实恰好相反:故事讲好了,它承载的有效信息量更大。
无论在蔡康永讲的故事中,还是我朋友的案例里,您读完之后,相信收获的都不仅仅是什么“关系无法一眼望到底”以及“人一定要努力”而已。
可能一个沉浸在失恋痛苦中的年轻人,读完第一个故事,能把眼光拉长,能用一生的视角看待眼下的困境;可能一个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路人,看完了第二个案例,找到了积累阅读量或是构建能力体系的途径。
但注意,这些信息,您从“关系无法一眼望到底”或“人一定要努力”这些话中,是很难解读甚至顿悟出来的。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读小说的价值并不弱于读人生哲学的原因之一。
3.
我是在教您如何讲故事,或者在传播一些写作心得?远不止于此。
我想提醒您:信息传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发生,而且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有着相当大的重要性。信息传播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传播有效信息,而传播有效信息最好的方式,是将你的信息处理得具体。
比如,您会经常在各种场合涉及到“自我介绍”的环节,这让无数人都头痛不已。这就是一种信息传播,想避免千篇一律,想给对方或听众留下深刻印象,与其洋洋洒洒地抛形容词,论说自己的个性,莫不如挑出性格中比较突出的一点,结合当下的气氛背景或目标所需,搭配上一段小小的人生故事,体验或经历。
比如,很多人都会在应聘某些企业或岗位时,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学历歧视。我们一直在抱怨这个现象,却很少分析背后的原因。竞聘其实也是一种应聘者对招聘人员做的信息传播活动,并非是招聘人员都势利眼,或者傻,只会看学历,他们也很无奈,毕竟手头上没有太多真正可供参考的,且是具体的信息。
都说自己勤奋有能力,都说自己无比渴望这个职位,都拿过一些证书,咋筛选啊?矮子里面拔大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突然发现,学历这东西相比起套话来反倒凝结着一个人十多年来的勤奋度,再不济也是做事有规划讲方法吧,那就优先考虑一下吧。
我个人也很反对学历歧视,以上的描述不是为了正名,而是分析它背后的逻辑。
与其抱怨,莫不如看清这个现象中的本质,即:对方要的,不是学历,而是可靠与具体的信息。
所以非名校毕业的求职者不必气馁,在这场信息传播活动中,大家的应对策略就是提供更加可靠具体的信息。
所以相比于海投格式化的简历,莫不如有介绍信开介绍信,有作品提交作品,如果都没有,争取实习,因为作品与在该公司的实习经历,都相当于你在这场传播活动中所讲出来的“能力故事”,里面包含着丰富有效的具体信息。
4.
如果我让你列一份好友名单,或者总结一下迄今为止与你比较亲近的人,这份名单很有可能出现你的大学室友。
仔细分析一下挺奇怪的不是吗?你们当初也没歃血为盟,也没共患过多么深重的苦难,甚至彼此都不觉得对方有多优秀,为啥能结下这么深刻的情谊嘞?
在一起住的时间长,这可能只是原因的一半。
更重要的一点是:你们彼此之间积累掌握了大量的具体信息。虽然事情都很小,但都非常有效。所以,经营友谊,喝再多的大酒,说再多的漂亮话,都比不过俩人在一起,经历一点一点的小事情。
追求姑娘都是如此,撩是撩不来什么的,聊也聊不出什么,因为本质上讲,传播的都是抽象信息,光靠言语就心动的人已经不多了,太不具体。
小伙子遇见心爱的姑娘,要敢于做朋友,切实地相处一阶段,吃一次饭旅一次行都比说一万句干嘛呢有用。因为前者蕴含着丰富的具体信息,你真是金子或者对方真的与你合适,一定能在过程中参考出来,因为彼此的信息都够具体。
经常有读者朋友问我类似这样的问题,比如有一件事我想做,做了之后有可能失败,那我做不做了?
我一般的回答都是:先看后果,如果预想的坏结果,落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那就一定要做。
为啥嘞?
因为终点的成功失败并不是我们最需要注意的东西,我们的目标是:在这个长达数十年的过程里,不断地捕获积累下一些东西,那都是属于你的“故事”,你的“作品”,你身上携带着的,具体且宝贵的有效信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