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记忆征文军迷军迷首页推荐

军迷记忆||我的军旅情结

2017-08-27  本文已影响381人  小树谈史

几乎每一个少年都曾有过军旅情结,我也不例外。

军迷记忆||我的军旅情结

上世纪80年代,我出生在县城的一个普通的家庭。爷爷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经常跟我讲起在部队的往事。

那是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几十个解放军战士潜伏在山路旁的草丛中,一动不动。在等待了四个多小时后,午夜十二点,一小股敌人出现在视野中,队长此刻仍沉着冷静。等敌人完全进入埋伏圈后,“打”,突然的一声令下,战士们马上发动猛烈攻势,迅速消灭敌人。“一班留下来收拾,其余的人跟我来!”队长说完便又消失在夜幕中,执行下一个任务。

风卷残云、雷厉风行是我对军人的最初印象。


读书之后,我对文学作品、历史长河中所展现的军旅生涯也欣然神往。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笔下的军营生活,气势磅薄,充满激情。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南北朝的《木兰辞》描绘的是军人建功立业后的悲壮,有一种凄凉的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代王翰诗中,军人赶去打仗连美酒佳肴都赶不上吃,象征着军人为了保家卫国而甘愿奉献、放弃自己美好生活的可贵情怀。

不仅仅是向往书中的意境,我们那时崇拜、喜爱的偶像也绝不是现在的小鲜肉、女网红们,而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霍去病,还有“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宗悫,又或者是“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可饮匈奴血”的岳飞⋯

军迷记忆||我的军旅情结

那时候我就想,从戎打仗、建功立业,大丈夫当如是。


可惜的是高考时,由于视力问题我没能报考军事院校,大学毕业后又因为种种现实原因没有参军入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但我依然崇尚军旅,崇拜军人。

在我们这个和平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优渥的生活,大步向前地奔向了荒芜的远方。

军迷记忆||我的军旅情结

当地震火灾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们;当抗洪抢险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们;当强敌入侵时,我们首先想到的还是他们。

他们就是军人,当最危险的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这群可爱的人。


虽然我最终没有成为军人中的一员,但也一直关注着军旅的方方面面。

去年简书军迷专题成立后,我非常兴奋,第一时间关注了它。

在这里,既有高深的军事理论,又有平凡的军营点滴,更有许多志同道合、心向军旅的真挚战友。

尽管平时工作较忙,但我总是会抽空阅读军迷专题的文章,收获良多。偶尔对于军旅题材的所思所想,也会第一时间投稿。对此,我乐在其中。

因为这是军迷专题,这是简书上唯一一个以“军”为主题的专题,最适合安放我的军旅情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