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真谛|读费孝通《生育制度》
在阅读了费孝通先生的《生育制度》之后,对于我国的生育制度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先前,我理解的生育制度是比较片面的,没有将生育制度与我国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理解,但在本书里,费孝通先生将我国的事实与社会学功能学派的理论结合起来,并且尤其强调了社会结构对于社会制度的影响,这一点让我感悟良多。
在《生育制度》当中,费孝通将“种族延续”作为生育制度的基础前提进行探讨,从“种族延续”引出了“种族为什么需要延续?”和“怎样保证种族的延续?”这两个主要的问题,并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种族延续”是人类生存下去的办法——人类社会是一个分工的社会,每一个社会分子都要依靠其他社会分子才能获得生存所需的资源,只有不断产生新的社会分子去替代已经老去的社会分子,也就是将种族延续下去,人类才能获得生存。
保证“种族的延续”的持续——就需要一种文化手段去保证延续的秩序、防止混乱,这就产生了生育制度。
接下来,围绕着如何维持社会结构的完整、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论述了一系列有关生育制度的概念,从婚姻、抚育、家庭、社会继替、亲属体系和家庭的扩展这些方面展开了讨论。
其中,在关于婚姻、抚育和家庭的论述当中,费孝通先生举了很多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通俗易懂,十分有利于读者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在这之中,费孝通提出的“三角结构”概念,可以作为整个生育制度中体现的社会结构的基础结构来理解。
“三角结构”是由父、母、子三者共同构成的,稳固的家庭基本结构,也是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在“三角结构”里,孩子是整个结构的核心,父母对于孩子的共同抚育是构成这个结构的前提,家庭的构成就是从父母对孩子的抚育中生成的,而婚姻并不是形成家庭的基础,反之,是双系抚育里父母对孩子的共同抚养才使得夫妻之间形成了持久的分工和情感联系,让整个家庭结构更加的稳固。
那么,先有了生育和抚育,才有了社会的继替,由此维持了种族的延续。社会的继替是指的社会的新分子代替老分子的过程,也就是后代继承和发展先辈的事业。要继承就必须要规定一个秩序规范,并且众人共同去执行,否则就很容易出现混乱而影响社会发展。所以社会继替中的亲属体系就出现了。有了这样的体系,规定出嫡长子继承等相关类似的制度,并如此执行,就保障了社会继替的发展,社会长久的稳定。
不过由于社会是在不断变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情况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社会节奏特别快的现代,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之中所提出的很多观点已经不太符合现代社会了。这主要是因为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分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生育制度》中作为根本基础的男女分工在现代社会,已经越发模糊界限了,由此便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两性生殖也已经不是种族延续的绝对必要,所以生育制度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而《生育制度》中所阐述的一系列手段也已经不再完全适用了。
不过,这种变化好坏与否、我们的现代社会究竟是在前进、还是人思想的浮夸导致了制度与社会结构的脱节?
我认为,这是值得深思的。
在新版本的《生育制度》中,加入了潘光旦先生所作的序言《派与汇》。
我个人觉得,这篇序言可以放在正文之后阅读,更能增强对于整本书的理解。在这篇序中,潘光旦先生用了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生育制度,角度与费孝通先生有所不同,但在阅读完此序之后,对于正文中的一些疑惑能够有所解释了。潘光旦先生观点的一大亮点就是对于人生物性中的能动性有了很大的肯定,看见了人生物性的巨大作用,这可能与潘光旦先生在生物与遗传方面的学术特长相关。
以上,就是我此次阅读《生育制度》之后的一些感悟。这部社会学的经典著作值得多次品读,以从中洞解这个复杂的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