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向日葵2010-我们为何会自责
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边界。我们要承认和尊重彼此的独立性,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没有帮助别人做成一件事情而产生内疚感,我们尝试为别人的感受负责,承担了我们不该承担的责任,让自己生活在不必要的愧疚当中。这里面有一种同情,也有一个隐含的假设,觉得自己很重要,觉得自己能影响到别人的决定,甚至为别人的人生负起责任。其实内疚是我们的情绪,我们需要处理好它。
可是我们为什么说这是我的错,把不是自己的责任扛到自己肩上呢?原因在于我们宁愿忍受内疚和自责,也不想承认,在一段重要的关系中我们居然是无能为力的。相比内疚和自责,无力感更让人难以忍受,就把别人的矛盾变成自己的问题。
很多习惯自我苛责的人都曾经历过一段难以处理的关系。自我苛责就是适应这段关系最好的机制。如果家庭里父母不能解决自己的矛盾,孩子就会把父母的矛盾当做自己的问题。孩子会幻想自己多做点什么,或许爸妈之间的矛盾就解决了。孩子就成为被三角化的人,产生了内疚情绪,这会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在其他人际关系中,。每当别人生气,具有这样思维习惯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都是你的错,攻击是向外的,指向别人的,引发的情绪是愤怒。都是我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内的,指向自己的,引发的情绪是内疚、自责和抑郁。这两种情绪是成对出现,形成互补关系。一方变得越来越愤怒,一方变得越来越抑郁,虽然关系里两个人都不舒服,但是都无法改变,
那我们如何停止自责呢?
1.守好边界,分清是谁的责任。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都需要承认,我们跟他是不同的人。当面对一件事情时,我们要分清楚是不是自己的责任。
2.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如果产生了内疚情绪我们要知道这个情绪是自己的问题,自己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我们要提示自己,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善心,都应该守好边界,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警惕好心突破了边界,最终损害彼此的关系。
3.不要去干涉别人的事情。人总有亲近别人的渴望,因为这种渴望,我们总是希望承担别人的痛苦。可是,有时候我们需要承认自己的限度,不是我们的爱心不够,而是我们的能力不够。边界就在那边,很客观,我们只能承认和遵守。
如果经常处于自责状态的人可以使用这个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以前我就是一个经常处于自责中的人,遇到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我的错”。这样的心态源自于原生家庭里,小时候父母争吵时我就非常的害怕和恐惧,有时候是因为我们孩子的事情争吵,有时候因为其他事情争吵,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我就觉得父母争吵是因为我没做好才吵架的。后来长大后我就非常害怕别人吵架,就算跟我没关系,我听到后心里都扑腾扑腾的跳,赶紧想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别人才会吵架的。
参加工作后,我经常守不住边界,容易去干涉别人的事情负责,把责任扛到自己身上。一位朋友情绪不好,我们经常会跟她聊聊天,让她心情好起来来,可是她一直都没多大变化。看到她情绪不好时痛苦的样子,我就心里非常的自责,为什么这么好的朋友就是无能为力呢?我建议她去尝试学习一些其他的东西或者读书来调整自己的状态,但是她并不是很愿意,这时我的心情就很急躁,想着她为什么不赶紧去行动呢?同情里又夹杂着一些埋怨,但是更多的是自责自己的能力不行。这种复杂的心情就让我变得不中立,跟朋友讲话态度也不是很温和了,后来因为自己的热心参与,对方也觉得是一种负担,后来我们的关系变得很疏远了。
后来读到了《被讨厌的勇气》里说道最好课题分离,我也在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去做好课题分离,虽然偶尔也会掉进坑里了,但是明显想为别人负责的心也在调整中。我想以后自己会带着觉知去守好边界,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管理自己的事情,不干涉别人的事情,尊重老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