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成长读书会效能加油站

《加速》读后感3

2020-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君君55555

第二章 认知管理

9.知识焦虑 ,什么值得学

知识管理就是通过收集,整理知识,有效的产出结果解决问题。如果知识没有帮助我们达成目标,解决问题,那么知识就没有发生效力。

知识管理的第一步,是要弄清楚到底什么知识值得学。

第一,区分知识和信息。(知识是经头脑处理过的个性化结构化的信息,并没有时效性。)第二,区分知识与表演。(我们常看到的鸡汤文,就属于惰性知识的一类,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是有用吗?听过几百遍鸡汤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避开惰性知识,我们要学核心知识)。

第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学会站在专业人士的肩膀上,利用他们的专业判断来帮助我们选择知识。)

我们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问自己是个问题:第一,这些知识能不能提升我们某项技能?第二,它是否有助于我们实现目标?第三,它是否能与我们原有知识体系擦出火花?第四,它是否满足了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筛选和知识系统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区别知识与信息以及区别知识与表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方能在知识决定人生的时代,对万事应对自如。

10.知识获取,如何兼顾广度和深度?

我总结出知识获取的四大原则,它们的关键词分别是:简化、速度、容量和深度。首先,简化的原则。简化的原则需要我们始终紧盯自己的目标,找到围绕目标相关的信息,并用脑补的逻辑架构梳理它。比如思维导图。其次,速度原则。速度原则,顾名思义就是加快知识获取的速度或节奏。提高知识搜索能力是关键,增强我们的逻辑构建能力。第三,容量原则。我们可以将“容量”简单的理解为鼓励泛学,多领域积累。知识储备称之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素养),素养平时不会体现,它的积累需要时间加以见证,也需要持续不断的做精准的输入才行。如果容量决定一个人的知识的广度,那么第四点一一深度原则,则决定了知识的厚度。我们的大脑有多久没有真正去思考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了?我们平时获取的知识是一手的,二手的还是三手的呢?我们必须去读该领域最前沿的专家文献,学习一手知识,甚至参与到一手知识创造中去。接受一手学习,开启认知的新路口,再由浅入深快速打造出自己的硬本领。

在知识决定人生的时代,我们如果坚持知识获取的四大原则。即:简化原则,速度原则,容量原则和深度原则,就能快速高效的获取我们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从而构建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

11.知识分类,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宫殿?

我们把知识分为四类: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能力知识。知识分类的目的是使用知识,如果知识分类后却不方便我们调取,那么这分类的工作就是失败的。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更系统,更纵向的知识分类方法,我把它称作知识宫殿。什么是知识宫殿呢?它其实就是以目标为导向,纵向划分,搭建知识点来修炼人生硬本领的系统模型。构建移动知识宫殿需要注意六要素,它分别是总量(模型)、结构、程序(流程)、关联(关系)、内外和动态(变化)。在搭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先找到目标。搭建知识宫殿的第一步骤叫做总量,也就是某一领域的总体知识模型,涵盖整个领域的所有知识,这些知识构成了宫殿的第一层楼。了解宫殿的结构。宫殿建造的基本程序。相互之间的知识关联。(每个房间都与这一层硬本领相关的知识点。除了每一层楼里每个房间之间的内在关联,知识宫殿的每个楼层之间也存在联系。)知识的内外关系。(在多层楼中共同出现过的房间,证明了这类知识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搭建自供电的最后一步是动态变化。(不同时期相对知识楼层的每层房间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就是楼层的高度和每间房的宽度都要时时翻新。)

首先要找好目标,确定知识总量;其次明确要修炼的硬本领,以硬本领为知识分类的依据,搭建宫殿结构;在搭建楼层时,要注意基本程序和知识之间的关联;最后要实时更新,拓展自己的知识宫殿。构建了知识宫殿之后,就再也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了。

12.知识使用,如何调取你的知识。

知识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体现出价值,运用知识比拥有知识更重要,只有真正吸收转化了,知识才是自己的。我将知识使用分为两个梯度:第一层是学以致用,将我们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由浅入深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第二层是知识变现,在第一层的基础上,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成为我们的摇钱树。首先,学以致用。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喜欢,反思总结复盘的人(归纳思维)。我也经常在我的灵感笔记中把能让我获益良多的知识技能,纳入我的知识体系中,从而升级自己的思维。和成功人士交流学习,从他们的言行中获取经验,将其总结归纳。启动大脑和知识串联。当我们学会了知识使用的第一层,那么我们应该进入第二层知识变现。无论哪种知识工作者,都可以通过写字,教学,演讲和顾问的方式来使用知识,从而赚取相应的收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变现。知识本来就是一种生产力,那么知识变现,就是把这一生产力变成摇钱树。回收成本,同时促进知识共享,从而打开一个双赢的局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