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处是良知
《答聂文蔚书》读后感
《答聂文蔚书》是王阳明在病重卧床期间,趴在枕头上给聂文蔚写的书信。信中,阳明先生表达了一心致力于圣学昌明的决心和信心,言之凿凿,情之凿凿。
(一)
阳明先生在《答聂文蔚书》这篇文章中指出,君子致力于致良知,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故为是而以祈天下之信己也,务致其良知,求自慊而已矣。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说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像尧舜这样的圣人,用真实地行动践行了良知,是知的标杆,行的典范。
前几日参加了一次培训。无独有偶,在培训的过程中,授课教师、NLP执行导师马飞鹏,根据自己的认知和讲解内容,对知行合一进行了解读,让我感受颇深。
他认为知是一种理念,是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在与学员的互动中,有的家长提出,为什么很多学生明明知道学习非常重要,但仍然不能静下心来去学。马飞鹏老师结合对知行合一的理解,是这样解释的:
学与玩之间,孩子对学的认知和观念不够深刻,看不到或者是感受不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和帮助,对自己老说用不容易做到,因此没有太强的吸引力;而玩对他的诱惑更加得深入一些,容易做到,更能获得满足感。所以只有对知的理念认识足够深刻,才可以改变人的行为。
正如学霸对学习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知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他们的知与行保持一致。而学渣却相反,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看不到自己的希望,所以对知的执行力不足,缺乏学的动力。
马飞鹏老师的讲解获得了一致的掌声。人人都讲良知,人人都说知行合一。但是往往我们都是说的巨人,行的矮子。只有加深了对良知的深刻理解,才能变成我们生活中的自觉行动。正如文中所说,古之先贤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以此求得天下人的信任。而是尽心致其良知以求得自足自快罢了。他们之所以受人爱戴,被人敬仰,是因为,他们是致其良知之后才说的;致其良知之后才做的。
(二)
王阳明在文中指出,自己致力于圣学,希望以之来拯救天下民众。而天下人非但看不起他学说,还将其认为是异类,纷纷讥笑、诽谤,甚至攻击他,说他是病狂丧心的人。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矣。”由此可见,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为众人抱薪者, 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为自由开路者, 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我们不能够让心怀奉献精神的人,在奉献的道路上被阻碍。我们更应该关注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的人,让他们不能因心怀私心之人的困扰或伤害。
当下盛行的是一种杀善文化。谁有权利谁就掌控了话语权,就可以任意指责、评点。就可以用权利推崇自己上不得台面,入不了世俗的谬论。俨然一副假道台,伪学者的傲然模样,孰不知一跳梁小丑也。而心善之人,无论是学术,还是功业,往往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处处打压,处处排挤。但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历史的长河是公正的。被包裹的真金终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阳明先生面对世人的人流言蜚语无暇反驳。他一心致力于为民请命,利用自己的学术培养了一批像他一样为民请命,为民办事的人。“心底无私天地宽。”阳明先生是一位心怀坦荡,无私为民的圣人。
(三)
王阳明在开篇提出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论后,阐述了当下阳明心学面临的形势。面对众人的质疑和讥讽,阳明先生无暇顾及,只求圣学昌明于天下。“呜呼!是奚足恤哉?吾方疾痛之切体,而暇计人之非笑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阳明先生在病痛期间,仍然想着使良知昌明于天下,使天下之人都能致得良知。阳明先生视聂文蔚为志同道合的英才豪杰,希望聂文蔚能救民于水火。这是何等的胸怀。为民不惧世人讥讽,为学一心致得良知。
反观蔑视,甚至仇视阳明心学的人,“揖让谈笑于溺人之傍而不知救”,其丑态令人作呕。读到此,不禁反省自悟,猛然想起了人生之九不足,分享给大家共勉:德不足者多欲,精不足者多食,智不足者多疑,识不足者多虑,能不足者多患,爱不足者多情,信不足者多言,威不足者多怒,度不足者多怨。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苦难的旅程,得与失都是我们必经的路。得知不喜,失之不忧。就像王阳明一样,一切看淡,唯有良知之心才是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