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记忆】在军校,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文/一生一起走
学霸是怎样练成的他的个头不高,身体有些微胖,不太高的鼻梁上耷拉着一副黑色眼镜,再加上军校流行的板寸头,嫣然在这个帅哥横行的年代,他落伍了。
他不喜欢热闹,常常一个人沉思;性格算不上活泼,但从不缺少朋友;不善于表达,但陪你聊天却字字珠玑;不喜欢卖弄,但从不放过任何展示自己的机会。
他不知道什么是放弃,在他看来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科研的道路上只要肯钻研、下苦工,甘愿坐冷板凳,一定能做出成绩,他一直这样想,所以一直在努力。
他在我们走的时候,一直在走,我们休息的时候,他还一直在走,所以他提前攻博了。
他就是学员队的“学霸”,名副其实,童叟无欺。
和学霸相识于2010年暑假,那二十天的数学建模培训,让我多少对他有点儿印象,冷静、沉默、憨厚,至于缘何会有这样的记忆,时隔日久我也记不大清。总之在两年后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天,当两个人四目相对的时候,彼此相视一笑,我喊出了他的名字,他也同样喊出了我的名字。并且我还知道,他后来带领他们小组又参加了全国和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均获得了一等奖,为此他荣获了三等功,由于各方面表现优异被保送为研究生。
学习好、科研能力强的人在研究生队比比皆是,之所以被“学霸”独领风骚是因为他能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把每一个问题研究到极致。
“天下事有难有易,前进的路有平坦也有荆棘,只要保持认真的态度,持之以恒的勇气,一定能攀上别人仰望的高峰”,这是学霸书桌上的一句话。他没有把理想抱负挂在嘴边,但却一直为之努力,他的憨厚比任何聪明人都显得睿智。
他当过政治理论课的课代表,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组织并主持了一场院级辩论赛,他是努力了的,认真取经了的,那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对他最真诚的肯定,那一次他掉眼泪了,有感动、有欣慰、也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表演不是他擅长的,可中秋晚会上他还是参演了班里的小品;演讲他也没有尝试过,可那一次竟然获得了二等奖。每一次活动都是对自己的挑战,战胜了自己还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前进。他善于做课件,听他讲课是一种美的享受。
当班长的时候,他绝对是最合格的,他的细心、体贴让人感到温暖,他的勇敢和果断又使人敬畏,班员都喜欢他。
有一次看他一个人在操场晃悠,我走过去和他一起散步,那一次我知道:原来他的家里还有弟弟和妹妹,父母赚的钱不多,他的工资每个月都要寄回家供弟弟妹妹上学,之所以失落,是因为母亲生病了自己却不能陪在身边。说这些的时候他显得很平静,眼神却那么坚毅,那一刻我才看到了他身上压着的担子,他不仅是“学霸”,还是坚强的“男子汉”。
当他拿到博士录取通知书时,他微微的笑了,他成功了。思绪回到了那些个寂寞冷清的夜晚,学习室黯然的灯光披洒在他身上,微微的有些发冷,那里藏着他不为人知的努力,也有悄悄的埋藏在心底里的眼泪。
天分固然重要,但这样的人屈指可数,大多数人在一起,没有谁比谁更聪明。他的成功源自于内心深处对梦想的无限渴望,对科研工作的无限热忱,以及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
“学霸”这个词,不是对他的调侃,而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