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思维

【原创】新父母12

2020-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Koala谦爸

1

一、接纳

改变,从直面过去的经历开始。

二、理解

认清父母也有自己的局限。

三、重塑

用积极的恋爱和婚姻关系,

重塑自己的心理与言行。

四、肢体接触

亲密的接触也可以改善我们的关系类型。

2

能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想法,

能为他人着想,

其实也是一种对心理状态的理解,

而同理表现也有层次的高低。

第一,能理解对方的口头语言、行为和肢体语言。

可以重复对方的语言,

可以关注对方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

第二,能理解对方未表达出的情绪、情感、动机和思想。

进行情绪层面的沟通。

第三,理解对方的内心需求,并满足对方。

3

1)引导孩子关注他人的感受

和孩子讨论他的错误,并指出错误造成的影响。

2)激发孩子的分享与奉献意识

鼓励孩子换位思考。

3)直接的行为示范

及时给孩子积极地反馈。

4)鼓励孩子的好奇心

5)陪孩子一起欣赏文学和艺术

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体验。

4

家长和孩子之间要有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

第一,培养孩子的敏感力

要超越习惯,打破常规。

关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从仔细、用心地观察开始。

尽量拒绝成见,重新审视周围的人和事。

鼓励孩子养成主动,学习新知识的习惯。

能在短时间内构造出大量想法的一种能力。

第二,培养孩子表达和观念的流畅力

第三,培养孩子的变通力

突破常规,变更思维。

第四,培养孩子的精进力

在原有的基础上,

增加新的元素的能力。

从多数孩子喜欢做的事情着手。

第五,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根据头脑中的记忆表象,

进行全新加工改造和重组。

1)粘合

2)夸张

3)典型化

4)联想

随时随地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5

人类大脑的注意特性,

以及积极心理学的方法。

1)培养忽视一些背景信息的习惯

轻松开放的心态。

2)有意的开一下小差

保持开放的多元心态。

3)让自己快乐

激活孩子大脑,给孩子短暂假期,

笑可以提升专注力,兴趣是专注力提升最好的把手。

4)让大脑休息

控制休息的时长时段,

让孩子有节制的有控制的,有科学规律的上课。

运动也是一种休息。

5)让身体放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