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了解改变的“发动机”,进阶成长并不难
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记住了元认知这个概念,意思就是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那么,元认知究竟是如何带我们走进选择这一步的呢?
美国科普作家大卫·迪绍夫的《元认知》一书,从研究大脑的思维出发,了解改变的“发动机”,揭示思维改变,进阶成长的奥秘。
1、什么是元认知?
元认知就是对思维的思考,也是人类特有的改变人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你从问题中抽离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事情本身,让问题迎刃而解。
简单来说就是,你跟同事就某一议题在办公室里面争论,随着时间的延长,你们越来越紧张,越来越面红耳赤,再往前一步就有可能酿成争吵了。然后你启动了你的元认知程序,暂停重新来审视这个过程,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了争吵的发生。
2、大脑的反馈回路。
想要开启元认知,首先必须明白大脑的反馈回路。四个阶段,帮助你了解反馈的工作原理。
(1)事实阶段。这个阶段是大脑搜集数据信息的阶段。拿你跟同事争论的事实来说,你们两个人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
(2)联系阶段。在这个阶段,你与同事争论的观点,进一步上升到情绪的程度。原本只是表达双方不同的观点,可是为了说服对方,输出有意义的数据,你们一下子就都有了情绪。
(3)结果阶段。这是处理数据的阶段,引发的结果直接就是,要不要通过强烈的争吵情绪获得结果,还是通过元认知程序,重新思考。
(4)行动阶段。毫无疑问,所有的反馈过程都是为了能够做出选择与判断。而行动,是对结果最好的诠释。
3、认识元认知回路。
基于反馈回路中的四个阶段,我们需要认识元认知当中的回路。
(1)系统。这是低级元认知的,进行模块化处理的过程,一般情况下这种无意识的状态下,大脑需要处理11000000次\秒,很多都是自动化与自主化模块进行处理的状态。
(2)心理剧场。这是高级元认知,当自动化、自主化模块处理的消极情绪出现,为了阻碍这一现象的时候,心理剧场的出现,将信息调入到有意识的状态下,这种时候大脑40次\秒的速度进行。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信息,我们都是在系统进行,只有需要高级元认知的时候,才被调出心理剧场进入有意识的过程。
4、元认知的觉察。
想要从问题的中心抽离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问题,就必须有这种觉察能力。
(1)元认知控制。当情绪介入你的反馈回路中的联系阶段的时候,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拥有识别与控制的能力。
(2)元认知知识。运用更进一阶的知识,才能让处于情绪阶段的反馈回路,抽离问题本身,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它。
(3)元认知监控。这种监控让我们随时处理反馈回路当中的数据,做出正确的选择。
(4)元认知体验。也就是行动的过程,一旦站在高级元认知的角度,进入有意识的状态处理问题,我们就获得了改变,获得了成长。
5、元认知带来的好处。
(1)自律。当我们适应了元认知思维能力以后,你就拥有了自律的品质。它能让你时刻朝着改变、成长努力。
(2)自我对称。这是一种平衡状态,过度的绝望与希望,都会让人身心疲惫。克服自我失调状态,达到平衡,让人更轻松愉悦。
(3)自我叙述。读小说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作者的叙述性描写。自我叙述,是让自己更客观,让自己的情绪与心态更平和的一种状态。
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已经对人类特有的这种元认知能力已经大概了解清楚了,想要进一步体验,必须参与实践。不妨按照文中的步骤与思路,加以练习,相信假以时日,你也会拥有这种元认知的能力,时刻反思自己,获得进步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