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般人群研究中||066号专题收稿

【赏析】过归已任,功让他人

2024-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若水胡杨
当与人同过,不当与人同功,同功则相忌;可与人共患难,不可与人共安乐,安乐则相仇。

要有跟人共同承担过失的雅量,不可有跟人共享功劳的念头。因为共享功劳彼此就会互相猜忌;可以有跟人共患难的胸襟,不可以有跟人共安乐的贪心,因为共安乐彼此之间就会互相仇视。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十寒暑,争名夺利的结果,到头来也不过是黄土一抔而已。历史上最能证明这种“安乐则相仇”的例子,就是发生在越王勾践与功臣之间的事。

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种见书,称病不朝。人或逸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宋太祖赵匡胤,虽说也不能和功臣共安乐,但是他却没有像汉高祖那样屠杀功臣,而是在杯酒谈笑之间解除宿将兵权,这不但显得赵匡胤知恩尽道,而且也比历代屠杀功臣的君主都高明得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