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大观园散文

第49篇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由此

2019-07-26  本文已影响17人  小白记录本

《论语》第三八佾。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侯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虽事不见,既往不咎。

鲁哀公问道宰我,宰我说夏禹时代,立社种树是以松为标记,殷商时代是以柏为标记。到了周代,便改种栗树。栗,含有战栗的意思。孔子听了宰我的答复,便说做成的事就不去说,做过的事就不需去提,已经过去了,就不必责备了。

这个立社种树的事,本来只是古代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象征。

在过去国家的首都所在地,有社稷坛简称便是“社”,社上种什么树,就叫立社种树。其实这些区区标记本不足道,可是它却代表了精神抽象的行摔,这就很微妙了。

就等同于,现代人选国花,是精神的标记,而且都很慎重。

第49篇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由此,闲聊国花。

就拿我国的国花来说吧。清朝时,以牡丹为国花,民国1929年把改梅花为国花,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品质。解放以后我们的国花,存在很多争议。在不同的年代也有试着去学选,试着去选出我国的国花,但是因为人们我非常看重国花背后的精神意义,精神象征意见很难统一。有人提议,呼吁最高的是牡,牡丹和梅花。

一些人提出,一国两花较为合适梅。梅花可以代表长江流域、牡丹可以代表黄河流域的花卉;一乔木、一灌木。一个象征精神文明、体现中国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品格,一个象征物质文明、体现国泰民安、富裕祥和;同尊"梅花和牡丹"为国花,可激励各族人民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用梅花象征的傲骨延续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实现牡丹象征的幸福和繁荣而努力,正可谓内外兼修到方能称之为完美!

第49篇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由此,闲聊国花。

很期待我国的国花早点选出来。

和我国的文化有一墙之隔的日本,以樱花作为国花。

樱花来自日本,生命力极其顽强。精巧优雅,它的美无刀光剑影,无浓郁的香气,色彩也不过于张扬,清香淡雅,朴素而不夸张,空灵如一呼一吸。这甜美,转瞬即逝,能遵循自然界的召唤,随时准备离开。

樱花代表了日本人小巧的身躯,顽强的生命力,以及隐忍而服从的精神。

第49篇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由此,闲聊国花。

再说欧洲的国花,玫瑰。玫瑰颜色鲜艳,香气浓郁。它浑身带刺,花朵干枯时,也要留在枝头上,象征忠诚和长久。于欧洲人热情奔放的性格,自由浪漫的情调,以及民主个我的制度很符合。

还有荷兰的郁金香,德国的莲花等,都有象征精神的,和本民族的气质符合。

第49篇 “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由此,闲聊国花。

想起前几天到天安门广场,看到一条幽静的小路,是通往人们大会堂的,路两边松柏林立,肃穆庄严。

这些树是1958年修建人民大会堂时种下的。从当时的一棵棵小树苗到如今,粗挺的大树,它们经历了岁月,见证了中国几十年的沧桑和昌盛。

我想,当时之所以选择松柏栽在人民大会堂前。肯定是有民众用意,象征我国百折不挠,长久兴旺之意。

尽管现在有很多漂亮、高雅、多姿多彩的新树种,但它们怎能及人们大会堂前的松柏?

2019.7.26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