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惯性

2019-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椰子数学

5月5号~5月9号,回老家,和老婆一起带两个娃,在这五天里跟打仗似的,没能早起,没能坚持写作,没能坚持跑步,5月9号晚上回到海口。5月10号早起,跑步坚持了,写作没能继续。5月11号早起,跑步坚持了,写作仍然没能继续。这两天早上,想继续写作,却突然发现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起。

印证了村上春树那句话“有些事,你今天没做,大概明天也不会做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总结为思维的惯性

惯性,在物理学上,称为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在思维上,在习惯上,其实也实用,他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前几天,因为回老家,没有坚持写作,中断五天。这个习惯,就暂时终止了。回海口,希望继续写作时,发现很难继续。其实,是因为惯性,因为习惯终止,大脑的状态类似于暂时静止了,如果希望继续,保持惯性,你必须重新让他启动起来。而习惯的再启动,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又因为写作,是脑力劳动,启动难度较高,所以5月10号,5月11号,连续两天希望重启,都没有成功。但今天,无论如何,都要启动,要继续,让写作惯性保持运动起来。

同时,也提醒自己。写作,是需要思考,特别费脑的事情,一旦冷下来,再启动,保持惯性,难度大很多。所以,尽量不要中断,不要冷下来。以后,除非特别特殊,尽量不要中断,哪怕是随意写几百字,也必须每日坚持写。

思维的惯性,其力量往往大于你的想象。

除了写作,思维的惯性还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专注。

专注方面,我想起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原理其实很简单,25分钟为一个番茄时间,保持专注,只做一件事,25分钟结束,休息5分钟,进行下一个番茄时间。我最近在尝试番茄工作法,非常有效。

这其中有什么原理呢?

其实,思维的惯性是其中之一。当你大脑运行,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不专注,常被打扰,那思维的方向就会常改变。如果需要进行一项重要工作,你刚刚思考一会儿,保持运动状态,这时被别的事打扰,比如同事说无关紧要的事,或者自己看看微信,或者自己看看电脑等等,这些事情都会让思维暂时中断静止。如果希望继续思考这件事,又需要重新启动,再次进入状态,这个启动时间是较长的。

如果用番茄工作法,你就会一直保持工作和思考状态,25分钟内,不会有多次重启。25分钟结束,休息5分钟。下一个番茄时间,马上进入状态,有一个不会中断的思维惯性。所以,保持专注,本质就是保持思维的惯性,让运动的大脑,保持自然属性,继续运动,也是轻松运行下去。

所以,如果,希望保持专注,本质就是保持思维的惯性不被打扰。

这次从家回海口后,写作两天都没能继续,但跑步却马上就能继续,为什么呢?

跑步是身体运动,启动容易,只要大脑有启动意识,马上就能行动。写作是脑力运动,启动难太多,中断写作后,想重启,这个过程比想象中难很多。由此可见,物理的惯性启动静止容易,而思维的惯性启动静止要困难很多,尤其是深思考的思维重启感觉更困难,好长时间不能重启。

由此可见,脑力运动惯性比体力运动惯性更加难以把握。

除了写作,专注力的思维惯性,在生活中思维惯性其实无处不在。比如认知,一个人,如果认知不升级,就会朝着原有的认知思考,可能洞见不深。有些靠经验得出的认知,是一种归纳法的认知,获得方式快捷,但可能片面,浅显,甚至错误。如果紧靠经验的认知惯性,肯定会有很多误区和认知边界狭隘。所以,查理芒格说,要保持学习,学习重要学科的重要思维模型。这本质上也属于认知升级,让自己的思维惯性保持正确的方向。

思维惯性,和物理惯性一样,时刻发生在每个人身上。只是我们没有思考这个现象,也没有深入研究他。但他却实实在在影响生活,影响个人发展。就好像有双看不见的手,随时在左右你的行为和方向。所以,必须保持好的习惯,运用思维惯性去帮助我们去坚持一个好的习惯,比如写作跑步。同时保持专注,应用思维惯性,保持高效学习和工作能力。还要时刻认知升级,保持思维的前瞻性和先进性,避免认知局限性和思维陷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