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小说海淀的故事 轮胎的故事 爆胎 系列每天500字(附属专题)

海淀的故事【106】 把酒对西山

2019-08-09  本文已影响17人  海淀老头儿

海淀的故事【106】 把酒对西山

小留流第207篇

远望红轮西坠,不久月打东发,

行路君子奔店家,野鸟林中宿下。

   我大爷是宣统二年生人,公私合营时洋车拉不成了,被收编归类到其他部门,1957年在上庄地区成立了西郊农场,我大爷荣幸的成为了首批建厂职工。我们搬家这年,大爷已近花甲,由于大爷一生好酒,一直没有家室,孓然一身,快退休了,到时候去那里养老?还真是个问题了?

   这回好了,大爷和老爸一商量。老爸欣然答应,家里住的地方宽绰了,我家边上还有块荒地【坍塌的廊道】到时候搭个棚子什么的也能住,孩子也都大了,我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照顾你是份内的事情。我大爷一听,高兴的什么是的,乐得哟,像小孩子一样拍着手叫好,终于老有所养了。

【牛草】

   山后,一般讲就是过了望儿山,现在叫百望山,就是山后地区。现如今山后六十来岁的人们,也就是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差不多都打过牛草。当时西郊农场很大,奶牛也多,食量也大,特能吃,除了各公社专门为西郊农场开辟了大片的农田种植老玉米,不是为了收玉米,因为不等长出玉米就开始收割,绞碎,装袋收集入库,这叫“青储”这是奶牛的主要食物,还搭配一些精饲料,玉米、高粱等。另外备有很多粗饲料,就是干草,收干草也是有要求的,要夏天三伏天的青草,打下来晾干后交到西郊农场。那个时候人们被分为“居民”和“农民”,西郊农场是国企,招收的职工都是居民。生活在山后的人们,大多是“农民”朋友,他们挣钱的道道更少,孩子上学,一学期两块五毛钱的学杂费都没个着落?学校也真有办法,要求学生利用放暑假的空挡,到田间地头、犄角旮旯去打青草,背到空地上晒干,一个学生要交几百斤到上千斤的干草来顶替学杂费。

   西郊农场有专门收购干草的磅房,收这样的干草也要看成色定价的。一般一斤干草也就一分二分钱。你知道一斤晒干了的草要打多少青草啊?这活也不是轻松活。收购的干草,由农场职工分别码放牛栏边上,老高老高的一大朵、一大朵的。

【把酒对西山】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大爷回到单位【西郊农场】,一边给牛续着草料,一边欣赏着栏里一群群的奶牛,心里痛快,以后退休的生活有着落了,一定要好好庆祝、庆祝。好不容易盼到关饷,着急八荒的买回俩颗手榴弹【二锅头酒】,破例,还买了半斤猪头肉。回来就开始向牛栏里加草,路过的同事还夸呢:“老张,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啊?这么早?”我大爷没理他,埋头继续向牛栏里添草,心话说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秋高气爽,朵朵白云,小风一吹甚是凉爽,大爷干的猛,头上还是见了汗珠,他抹了一把,抬头看看老阳,只见太阳欢快的盘坐在树梢上,大把大把播撒着金色的光芒,染黄了草垛、照亮了牛栏。牛们今天更是乐坏了,不但阳光明媚,不知什么情况,那个铲屎官今天一下子仍进那么多好吃的,各个交头接耳,哞哞叫着,甩开了大牛牙,抡园了往四个胃里装啊。大爷把一个大朵草掏出了一个大洞,就差把整个朵草扔进牛栏了,扔了一会儿,随手把叉子向地上狠狠的一插,拎起地上的一个布兜子,一屁股坐进草洞。从布兜子里掏出个草纸包,黄草纸被油沁过的地方变成了透明色,隐约可见里面一片一片的猪头肉。随手打开纸包,一股诱人的肉香飘散开来,大爷低头伸出大鼻子闻了闻,满意的摊在干草上。顺手拿起一瓶二锅头拧开盖子,一仰脖咚咚咚,先来三大口,随即嘴里发出,吧唧的一声响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手攥着酒瓶,一手捏着一块猪头肉,欲醉欲仙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神仙降凡间,飘飘然看着草洞外。苍茫的西山流动的白云,秋风吹动干草唰唰作响,时而伴随着哞哞的牛叫,时而夹杂着吱溜一口酒,吧嗒一口菜的交响乐章。。。

   傍晚,太阳终于喘着粗气一点、一点爬过了西山,知了在树上望着落日,有气无力地发出一声声哀鸣,就连地上的小草也耷拉着头,一副恹恹欲睡的模样。又一阵秋风起后,随着稀里哗啦的干草响,草垛塌了,滚落的干草把插在地上的叉子挤的晃了两晃,摇了两摇不久又恢复了傍晚的平静。

2019年8月9日星期五  小留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