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候选手绘漫画专题活动联合征文候选池

被公婆“杀死”的诗人

2017-07-21  本文已影响524人  千漫千寻
专门为这篇文章设计了这个画面,画到手抽筋。我的诗人,你在我心里是最美。诗人不死,我等着你的诗。

“我死了。”

闺蜜是个诗人,诗人有一天发了条短信给我。我大吃一惊,怕她出意外,连忙微信联系,做思想疏导工作。

她的“死”,其实在我的预料之中。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大家走在还房贷和准备还房贷的康庄大道上,每天睁开眼睛,心里条件反射式计算房贷,孩子的奶粉钱或者补习班的费用,老人的药费,水费电费煤气费......

焦虑和恐慌,从醒不过来的黎明到睡不过去的黑夜,如影随形。会不会只有我的明天没有变得更好,是这个世界的通俗哲学,大家都在煞费苦心地深入思考,比思考“我是谁,来自哪里,要到哪里去”的频率高多了,虽然大家并不说出来。

因为需要长期艰辛的投入精力和时间还有心血,却很难有回报,诗人本身就是一个稀有物种,在这个时代,就更加稀有——能够像余秀华一样,敢于呐喊“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睡你”,毕竟是少数。现在谁还愿意承认自己是诗人呢?

在世人眼中,诗人差不多离“深井冰”只差半步,很多诗人都没有得到善终,例如海子,例如顾城。一方面人们忽略有很多的诗人活的滋润幸福,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有些诗人“壮烈”以后人们才会去读他的诗,然后扼腕叹息,相见恨晚。

活着的大部分诗人都是“穷人”——因为让心灵的世界草木繁盛,鲜花盛开,需要读书学习,需要用心血和时间以及巨大的精力去浇灌。——花在心灵深处的时间和精力多了,必然用在柴米油盐中的时间就少了,按照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原理,心灵花园繁茂的诗人当然应该在物质方面穷一些。

选择做一个诗人,显然是逆世俗社会潮流的。在网络上,你是诗人,你家一户口本都是诗人,应该是喷子的专业语言之一,颇具杀伤力。

闺蜜是非典型的诗人,她即不能洒脱到和真正的诗人一样去流浪,去吟唱诗句,去换成长,也不像人们想象中“真正的诗人”那样穷到衣不蔽体,落魄潦倒。她是一个业余诗歌创作者。偶有邀约,偶有稿费,坚持多年,不愿放弃。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职业女性,她只能把所有业余时间,奉献给洗碗拖地等日常琐碎家务以及孩子的奶瓶、尿布、童话书,然后再挤占一点点本来就少的睡眠时间,沉浸在诗书的世界,读读写写,写写读读,乐此不疲。

她的生活如下:

朋友:“周末约了吃个饭吧!”

“很抱歉,没空,我要看书写诗。”

网友:“某剧好好看哦,你看了吗?”

“很抱歉,没空。我要看书写诗。”

老公:“陪我一起去跑步健身吧!”

  “很抱歉,没空。我要看书写诗。”

老爸老妈:“你最近打算回来看看吗?”

“好的,我去-----带着孩子们还有书一起去,我要看书写诗。

  七大姑:“来陪我搓一圈麻将吧!”

“很抱歉,没空。我要看书写诗。”

八大姨:“你看你的衣服,常年只有T恤,都穿了十年八年了,和我一起去逛街买点新衣服吧!”

“很抱歉,没空。我要看书写诗。”

......

对于诗人这样画地为牢,业余时间自我禁锢,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对于她不完全把心思放在柴米油盐房贷水电等人生大计之上,朋友亲人们无法认同颇有不解,但大多数人都是内心仁慈和宽容的,所以并不当面嘲笑。毕竟这位诗人性格温和,心地善良,单纯天真,和她在一起总是很愉快,写诗也并不碍到谁的经济利益。

老公也真诚支持她的爱好,因为她是他两个孩子的母亲,除了上班养活自己,下班以后她操持家务,买菜做饭洗碗拖地,带领孩子,一样都没有拉下——他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有个总在家读书写字的老婆,比起天天去舞厅麻将室的老婆,好像更合算一些——自从电脑普及以后,写诗连纸都不用耗费了,就花点电费,尤其夜深人静的时候,电费还是半价。

诗人忙碌得像只狗,不过她从来不抱怨,她觉得自己很幸福。有家有爱有孩子,有书有诗有人生。

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孩子总算拉扯到上幼儿园了,辛苦工作房子总算换大了,公婆大驾光临!

公婆觉得小夫妻俩太忙了,要工作,要带两个孩子,不容易,所以准备来帮忙。可是,人生最忙最需要照顾的时候,难道不是孕期到生产的时候,孩子抱在怀里的时候,孩子满地爬的时候,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

我严重怀疑诗人的公婆是觉得她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好,准备打着帮忙的名义去养老。因为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出现。但是我不能说出来,因为不能干涉别人的家事。

我也坚定认为,公婆的帮忙只会越帮越忙,依然不能说出口,因为我知道我的这位诗人闺蜜不可能相信。她总觉得将心比心,对别人好,别人一定也会好回来。

出于闺蜜情谊和人道主义精神,我委婉表达了诗人应该做的是恭恭敬敬开开心心请他们小住,然后泪眼朦胧依依不舍地送他们哪里来回哪里去。这个方案对诗人和她的公婆都是上策,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是吗?

可是诗人怎么可能相信我的话?

作为外人我只能闭嘴。作为闺蜜,我祈祷她特别被上天眷顾,遇到奇迹。

终究是没有。

诗人写的诗,越来越少,后来很长很长时间,再也没有看到她更新诗作。

公婆“杀死”了诗人,更准确地说,他们杀死了诗人的“诗”。

公婆:“你总在读书,写诗,肯定写诗赚了不少钱吧?”

她:“很抱歉,没有特别多钱,偶尔会有一点稿费。”

公婆:“那肯定评职称能够派上用场?”

她:“我现在已经不需要评职称了。”

公婆:“那你还读什么书,写什么诗!你就是被读书写诗耽误了一辈子!天天写啊写啊,不出去和领导打交道、没有自己的圈子,不打麻将,不看电视,不会唱歌也跳不来舞,赚不来钱,你就是个无用的人!!”

他们大驾光临以后,首先用语言解救了他们的儿子,“男人是用来做大事的!”所以,家务和育儿的这些小事,怎么能够用来麻烦“做大事”的男人呢?公婆是老人不能劳累,那该做这些小事的不就应该是你这个女人吗?

他们指导诗人按照他们的方式洗碗拖地洗衣服,如何更省水省电省煤气。他们觉得诗人开热水器洗碗,废纸空瓶子居然随手扔进垃圾桶而不是存起来卖掉换钱,简直就是纨绔子弟的做派。公婆痛心疾首,为儿子娶了这样一个不会过日子的老婆忧心忡忡。

诗人被公婆360种省水省电省煤气超级无敌大秘籍亮瞎了双眼,做了很多很多年的洗碗拖地动作,被公婆指导多遍也改不过来;买菜的时候拒绝在每一根青菜上用指甲掐一把;拉不下脸买5毛钱辣椒顺便讨一颗葱;路过垃圾箱的时候也意识不到把别的纨绔子弟扔出来的纸箱捡回家

——婆婆大人差不多被证实为大话西游中的唐僧转世,每天化三餐饭菜为唠叨,而且花式不翻新:“你是笨蛋傻瓜真无用,屁都不会!”

婆婆认为自己什么都会,只是因为身体不够好,所以不能动手做。(当然50多点的她,比20岁的时候,确实身体要差一些了)——她选择性忽略了在她来之前,这么“傻”的诗人居然也活得好好的,还一手带大了两个孩子,孩子们也都被养得白白胖胖活泼可爱。

公公和电视剧同悲同喜同欢乐,对于诗人要求在孩子们学习英语播放录音的时候,别看电视的要求非常气愤。

——真心爱学习的孩子,哪怕天塌下来,也应该学得进去,电视声音大点算什么。孩子们这么矫情,都是因为媳妇没有教育好。

别的都好商量,孩子的教育,诗人却无法让步,因为电视声音太响,而孩子的录音作业必须要交,房子也没有大到可以隔离这个声音。

许是孩子眼巴巴地望着母亲,让诗人无法懦弱,许是压抑太久,无用的诗人想有用一回,她坚持关电视。公公的暴脾气再次发作,尤如广岛和长崎投放的原子弹,劈头盖脸,狗血淋头,一地鸡毛。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岂止说不清,简直是刮了一次20级台风,印尼某一年的海啸。诗人从应该是自己的家里,落荒而逃,狼狈得没有一丝丝诗情画意——诗死了,人也差点亡,因为她差点儿跳了海。

她解不开这个结。公婆是老公的父母,他们一定要住在儿子家,儿子爱自己的父母是人之常情。儿子坚定认为和父母同住是孝顺父母,父母认为住在儿子的家里是照顾儿子。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想想还算恩爱的感情,她不能离婚。

诗人无法从柴米油盐中抽身,诗人也需要吃饭,诗人也有公婆或者丈母娘。

水彩手绘BY千漫千寻——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无论多么深沉的黑暗,我们不放弃追寻光明。

诗人不死,只不过被柴米油盐消磨泯灭。

亲爱的,我想对你说: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朋友来了有美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只有猎枪!

一定有解救诗人的方法,上帝不会让人世间的诗人绝种。

一定有方法将“诗”从柴米油盐中抽离,一定有方法使“诗”不死,一定要让“诗”润泽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做为“人”,美好地活着。

孝顺父母公婆是应该的,但是不代表可以没有底线的迁就和忍让。正是你的忍耐,造就别人的肆无忌惮。你的家,应该你做主。不忍让,不退缩,不懦弱!

和爱的人谈情,和诗人聊诗,和孩子读童话,和老人回首从前,和少年侃梦想,和天使说博爱,和魔鬼,呵呵,当然应该比谁更凶残。和公婆,展示你的獠牙,宣示你的地盘,怼回去,不留情。

他们担心你“没用”,怕你的善良和宽容,在社会上吃亏上当,你要是真的愿意孝顺,就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家里开始练习,不懦弱,不善良,不吃亏,所有泼过来的水,一定加码泼回去,口舌凌厉,雷厉风行,精明干练,这样才能够让他们放心啊!

我们无法做到像顾城说的那样:“我要在大地上,画满窗户,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习惯光明。”

至少,我们能够做到:关上窗户,习惯黑暗,学会在黑暗中摸索。

“最后,在纸角上
我还想画下我自己
画下一只树熊
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
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
发愣
他没有家
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
他只有许许多多
浆果一样的梦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这几句诗摘自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送给你,我亲爱的诗人,也送给许许多多和你我一样,在生活的泥沼中流着汗忍着泪奔跑,却依然有“很多很多浆果一样的梦想”,不会被我们放弃。

水彩手绘BY千漫千寻---和诗人一起走过的地方,以后可能还会走过。等你来,等风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