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线(01):“回来,这饼干,卖给你”
1983年我被团政治处抽调到宣传股,成为团报道员,跟着李忠庆干事采写新闻报道,所以军内外报刊上经常有“忠庆、坤元”报道之类的文章出现。
当时还有三位战士抽调到报道组的,我们四个人就住在放电影的一间小屋子里,一起写报道,一起编印一张训练小报,年轻人在一起,而且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十分有劲。
那年夏天,南京六合县洪水滔滔,冲毁了堤坝和房屋,我们舟桥团奉命前去抗洪救灾。李干事随大部队已赴抗洪前线了,后来团领导决定派我也去前线,并且安排我坐一辆军车过去。
我渴望立功啊,机会终于来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未亮,我坐上运输连一辆卡车就上路了。
司机是个老兵,他对我说:“我去过六合,估计要开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
我说:“我不熟悉,一切听你的。”
“你是舟桥几连?”他一边开车一边问。
“我是修理连,这次是团首长点名让我去抗洪前线……”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就问:“你去干啥呢?”
我告诉他,我是去写报道。
他听了竟然一脸羡慕地对我说:“写报道好啊,你很有希望提干。”
我呐呐地说:“提干不可能的,现在都要报考军校。”
天亮了,车子经过一条小河,司机将车停在路边,说:“请下车,在这里洗一把脸。”
这时,我才发现,我们都没有带牙刷牙膏,而我的行礼都放在另一辆卡车上。所以,最后只好捧水在脸上擦几下,好在浑浊的河水映不出我的倒影。
然后,我们的车子又上路了。这时,我俩都感觉肚皮饿了,这时才发现我们身边都没有粮票。在那个年代,没有粮票就买不到东西吃,苏南苏北一个样。
车子经过一个小镇,看到路边有一家饮食店,我们停好车子就走过去,对店主直言,我们想吃面条,但身边没有粮票。店主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瞅了瞅我们说:“对不起,没有粮票,无法卖面条给你们。”
司机说:“我们是去南京救灾,走得急没带粮票,谢谢你卖两碗面条给我们吧,我们可以多给你钱。”
我们再三恳求,但他无动于衷。别无他法,我们只好悻悻地离开。
一路上我们问了好多饮食店,还有商店,想买点东西吃,但没有一个商店愿意卖给我们,我们经过一家馒头店,看到一笼的白馒头,真的直流口水。
下午3时,我们还没有吃上午饭,连早饭也没有吃哩,司机饿得开车都没有了力气。我的肚皮也饿得咕咕叫,还好我可以横躺在副驾驶位置上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说。
车子驶入了江苏境内,什么地方,我现在想不起来,但我记得是一个乡供销社的商店。车子停在路旁,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向小店走去,有什么吃的就随便买点吃吧。
我看见了货架上的饼干,指着饼干说:“买饼干。”
一位女同志站立起来说:“买几袋?”
我说:“我没带粮票能买吗?”
她愣了一下说:“没有粮票,不可以卖给你的。”
我说,我和我的一位战友到南京救灾,一天都一粒米饭都没进肚皮,真的快要被饿死在路上了。我叹了一口气,转身想走。
这时候,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了。
“回来,这饼干,我卖给你!”
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位女同志一边拿两袋饼干,一边和颜悦色地说:“你们解放军出来救灾千辛万苦,这个粮票我家里有,我来补上。”
我的眼眶真的有泪流下。
我要多给她一点钱,她摆手说,不要,不要,家里粮食够吃的。
三十多年过去了,想这饼干的香味永远的记得,还有她那亲切的话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