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煮酒

后主刘禅的一生,真正缺少的是逆境

2016-07-21  本文已影响254人  忽然百味声色

现代人喜欢为刘禅平反,认为刘禅实际上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一个大智若愚的人。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刘禅这一辈子啊,过的真爽。

而聪明的人,都是利己主义的。社会的现实让我们在判断一个人的智商时,首要的就是看他能不能赚钱,失去这个标准时就看他过的爽不爽,即在自己已有的资源里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把日子过滋润了。

而刘禅,他真的过的太滋润了,从小衣食无忧,大事有父亲和相父顶着。小事,小事他也管不着。国家破亡了,那是天数,日子总还是要过的。大不了换个地方,不做皇帝,就做做安乐公呗。

于是,其他人就显得有点笨了。

在成都城破前的最后一战。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在绵竹与邓艾决战,前后战死。之后,张飞的孙子与邓艾继续打,也兵败被杀。成都城破后,刘备的孙子,连同妻儿一起殉国。而刘禅投降的时候,姜维还在剑阁抵御钟会。于是刘禅写信让姜维投降,全体蜀国军士愤慨痛哭。姜维诈降,计划和钟会起兵,意图复国。而与此同时的刘禅,已经是安乐公了,并对司马昭说出了那句备受后人争议的话:“此间乐,不思蜀”。

有人认为这是刘禅在危险境遇下的一种急智,但实际上故事还有后文:

刘禅在说过乐不思蜀的话后,去上厕所,旧臣郤正劝他告诉司马昭自己想家,这样就可以回蜀。刘禅回去照样子说了一遍,司马昭问:“这怎么听着像郤正的话?”刘禅立刻回答:“哎呀,被你看穿了!这正是郤正教我的”

前一秒回答不思蜀,后一秒就回答想家了,正常人都会有所怀疑。倘若刘禅真的乐不思蜀,那他又何必多此一举。话又说回来,刘禅若是思念故土,他又岂会不知郤正的本意绝不是让他在此片刻间就改口说要回蜀地。而刘禅这番话简直就是把郤正往刀俎上送,就只差跟司马昭明说:“郤正这小子狼子野心,想让我回去重整江河,司马公快快将他杀了吧!”

说到这里,可能又会有人认为这正是刘禅的智慧所在:他料定宴会之上,司马昭心情好不会杀郤正,或者刘禅故意向司马昭献媚,用郤正的命换自己的安全。有这样的可能性,但实际上多此一举。退位的汉帝刘协,魏帝曹奂最后不都是活的好好的,得享了一个安乐的晚年吗。

其实关于刘禅的讨论点,从不应该在于他到底是韬光养晦的大智者,还是个一无是处的傻瓜。

刘禅其实是个很普通的人,普通的智商,普通的人格

只是,他并不是一个成熟的人。

曾经看过一场辩论赛,主题是:顺境/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成长,指的是一个人心智的成熟。从懵懂无知变得明孝义,知荣辱;而不是说一个人年龄的增长,或自身技艺的提升。

不巧的是,刘禅的成长过程从始至终几乎都是处于一种顺境的状态之下。身边的的人会帮他处理事情,替他解决问题,每个人都会对他笑脸相迎,即使是刘备,在有限的陪伴中对他说的最多的也只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刘备希望刘禅做一个好人,而刘禅的一生也的确这样做了。只是好人不代表是好皇帝,心里想着做对的事情却不一定懂得分辨

一味地顺境,即使时光荏苒,使他们的身材变得高大,声音变得粗糙。然而抛开这些,他们的内心还是一个小孩子。

刘禅的一生,真正缺少的是逆境。

而逆境总会给予我们更多,使人生变得有韧性的东西。它就像弹簧一样,在可行条件下,受到的压力越大,自我的克制越多,它所回馈出的力量也就愈加强大

而这些,在刘禅的一生中是体会不到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