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会友 由认知、方法论说起读书

重读红楼系列: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2022-07-19  本文已影响0人  孙学镂

曾经看过一个有趣的统计报告显示:选五本觉得自己最值得读的小说,四十岁到五十岁群体选的五本小说中,排名第一的是《红楼梦》;三十岁到四十岁的群体中选的五本小说中,第二三四五本,千差万别,但是排名第一的还是《红楼梦》;二十岁到三十岁的群体中,选择的五本书中排名第一的也是《红楼梦》,看到这个结果,还是挺吃惊的,说明好的作品,在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群体,都是能够通过阅读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在如今这个快消费的时代,不管是物品还是文学作品,多半是用完就扔,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也都是在不断呈现然后不断遗忘的过程,所以我们是一定要找到那么几本书,值得让你一生去品读,能够在你家里的随便某个角落,随时边看窗外的风景边品读,随时有空余的碎片时间,能够顺手拈来,在书本中汲取营养,去丰富和升华自己的内心,也只有这些好的作品,能让心灵或者生命变得更有力量。

最近重读《红楼梦》,这种逐章逐句的读法算是第三遍了,读到这第三十三回,这种感触完完全颠覆了我以往的全部认知。从标题到情节,再到所有人物的依次登场,惟妙惟肖,身临其境,以前我并不怎么关注标题的,只是觉得这也是红楼梦的一大特色,刻意做到平仄押韵而已,但今天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哒

在我看来,作者用悬疑的手法一步一步引出宝玉被打的前因后果,引人入胜,但更重要的两组对立的冲突在这里彻底爆发了:

十四岁左右的男孩子的真性情与父亲礼教约束之间的冲突

小孩子难免犯错误,挨父母打是正常不过的事,但基本上父母都是点到为止,可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贾政这次真的是要把宝玉打死,贾政身上背负了贾家世代做官的重大责任,他每天都在讲忠孝,讲儒家伦理,别人当然是要看你怎么教育孩子的,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也被看成了一种对外宣传的面子工程,不仅在那个时代,而是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母凭子贵也是一种代代延续的理念,孩子成了大人攀比的终极发码,也是精神寄托。

而贾政这次打宝玉,却带有一种表演的成本在里面,为了维护官场上的威严与虚荣,其中难免要有做给别人看的成分,所以一开始让下人小厮来打,可毕竟是家里最受宠的少年,下人是拿捏不住轻重的,但贾政因为忠顺王府下人的刺激以及想到官场上贾家的尴尬局面,贾政这时候打宝玉就变成了一种作秀的成分,他是一定要打的,他把所有人踢开,自己上手,打到最后,轻重已经无法控制了。

宝玉挨打事件,让我们看到一种奇特的亲子关系,王夫人赶到现场后,劝阻丈夫的理由不是宝玉不该打,而是一个令人吃惊的理由:我如今只剩下宝玉一人,你打死他,我将来靠谁?

反而在这个时候,宝玉挨打的原因并不重要了,而是贾政需要这样一件事情来宣扬自己倡导的儒家礼教,谁要敢反抗,我就往死里打。

大人关系的对立,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王夫人与赵姨娘妻妾之间的争斗,转移到宝玉与贾环身上,手足耽耽小动纯舌,说的就是亲兄弟之间因为一些小矛盾跟父母打小报告,但这个小报告确是无底线的。虽然贾环从小不受待见,动不动被人骂,宝玉一直受宠,没受什么委屈,但这种嫡庶观念,在封建家族里面是非常普遍存在的,虽然说我们需要对这些长期被压抑的庶出孩子多一些理解,但在死人身上做文章我是不能理解的。

可能这就是我跟曹公的差距所在了,可能我或者更多的读者都是觉得贾环很坏很坏,坏到骨子里,但是曹公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受委屈者,不管是在家庭,还是社会层面,他要我们找到贾环背后委屈的原因,就会对他心怀悲悯,他写贾环的时候,并没有指责贾环多坏,而是尽量让我们看到贾环变坏的原因,让我们去理解和包容每一个角色,就像对待贾瑞一样,他们的可悲都是有原因的。

同样,曹公也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也是这部小说最了不起的地方:它让你习得对人性的担待,这样一来,当你在社会中看到充满怨气和愤懑的脸时,你就能能够体贴到他背后的原因,找到那么原因,人性的死结才能够打开,好的小说永远不会告诉你谁天生就是坏的,或者谁天生就是好的,而是让你看清好坏的缘由。

同样有趣的还有各色人物的闪亮登场,能够充分看出各色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拿捏得死死的,有兴趣的朋友建议大家好好细细品读这两段:王夫人劝贾政的对话,贾母与贾政的对话。

王夫人劝贾政的对话,可以看到一个古代妻子在儿子被丈夫痛打时的为难:

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是要气死我才罢,意思是你要来劝,就是要气死我。”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但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若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王夫人的方法很委婉,先肯定丈夫是对的,接着又搬出了婆婆,她知道硬拼不行,只能绕着圈子来保护宝玉。然后贾政并不吃这套,说明真的是气在心头,不打死难以泄愤。可最终王夫人还是靠“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行动让贾政停了手,让他的心也彻底软了下来。

再看贾母出场以及与贾政的对话,这应该是算贾母最悲恸的一次出场,毛骨悚然却让情节更有生活气,更有三代同堂的感觉,像是在说家长里短:

贾政陪笑说:“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儿子进去吩咐。”这是典型的孝顺儿子的做派和语言。

贾母厉声道:“你原来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叫我和谁说去!”

看看吧,每一个人都觉得很委屈,宝玉挨打的这个事件,让大观园的众女人都乱了方寸,王夫人担心没有儿子下辈子没有依靠,贾政担心儿子丢了祖宗面子,老太太担心丢了自己的心肝宝贝孙子,等等各色人物陆续登场,各显百态,也各自都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在哭,而并不是在哭宝玉,只有宝玉一人,对于金钏的死是怀着悲悯的。

其中,如果红迷朋友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关注下袭人在宝玉挨打之后的一系列反映以及心理活动,可能会觉得更加有意思,封建的社会伦理观念在此刻演绎的淋漓尽致,忙前忙后的不一定是真情,背后默默付出的才可能是真爱,这也是《红楼梦》最厉害的地方,由小见大,别有一番风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