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打坐(五十二)当其无,以为用
2020-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悦渐
三十辐共一毂
太上曰:三十辐共一毂(gu),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anzhi)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本章运用一些例子来说“无”之用。《道德经》一直都非常看重“无”的作用,一直在向我们揭示有与无的关系,正面说,反面说,整体说。我们比较能看得清“有”的方面而忽略“无”的方面,实在是“有”的功用实实在在,比较具象,“无”之功用比较抽象和恍惚。
其实,生活中存在很多“无”的功用哦!只是我们会忽视它的奥秘。正如老子宣说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那么一起来学习吧。
几个常见的实例。
古代的车轮,由辐条和中间空洞的轴心构成。无数的辐条通过中间的轴毂而汇集,轮子的结构得以完成。正是有了中间的这个“毂”,才能成为一个车轮子。
做陶器的时候,要把泥土糅合起来,捏成各种形状,用泥土做出外壁,中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正是因为有中间“无”的部分,陶器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器物。
建房子呢,一定要凿出门窗与外相接,其实房子就是在一片空地上围一圈围墙,真正住人放物件的有用之处却是在“无”的面积。如果用建材将整个房间堆满,那么就失去了房子的功能……。
“当其无,有XX之用。”这就是有之与无之的关系和功用。有与无,有形与无形,实在不能分离。有形常常作为一种必备的外在物质条件,所以说“以为利”,而真正起作用的却是无形的,无的部分。如我们人类,没有肉体的这个壳子,“神识”或者说“灵魂”就没有栖身之地,但是我们的思想和意识,这个看不见的无的部分,才是身体的主宰,起着各种作用。
这一章的启示在于,提示我们多多关照“无”的一面,如果能像照顾和在意“有”一样,分一些给“无”的部分,那么我们也许会离着大道更近一点,少很多的烦恼和自作自受。心灵与精神会更有活力,更灵敏,更强壮。密不宣说在“无”处。
有人专门把时间放在“有为”处,有人专门把时间放在“无为”处,有人用外物,有人被物役,这就是下一章《道德经》说的“圣人为腹不为目。”
下周继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