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团队更有动力?
公司准备开一个团队会议,商量一件事的解决方案,你精心准备了会议资料发给每个人,结果在会议上发现,好像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读过这份资料,只有你自己作了准备,每个人都认为会有人想办法的,最后所有人都等待其他人来解决问题,以至于问题持续得不到解决。这就是公地悲剧(Tragedy of Common),一组公有公用的设施,每个人都有权利使用,每个人都有义务维护,这样的结果通常是很多人来免费使用,但是没有人愿意去管理和修缮。这种情况发生时,人们的心理状态通常有两种:占便宜(Free Riding)或者故意冷漠(Social Loafing)。
在伊利诺伊大学的一个公园内有一个宠物活动区,有狗玩具、飞盘什么的,这片区域的规则是会员制,如果你带宠物来,就应该缴纳会员月费,收入用于维护场地,但是没有人检查你是否缴费,因为没有值班人员。结果显而易见,很多人来玩,没有人交钱。一些人不交钱的原因就是交不起,或者根本没想过要交钱,如果收费严格的话,他们就会选择离开,他们出现的原因就是这里能够占便宜;也有一些人,他们并不是交不起钱,而是看到有机会可以不交钱享受福利,于是主动选择避免承担义务,这种人称之为主动的机会主义者。因为看到有这样的机会主义者存在,原来愿意主动交钱的人发觉如果他们交钱了,就让这些人得逞了,大家都来公园里遛狗,凭什么他不交钱我交呢?如果不能保证每个人都交钱的话,我也不交,这些人在这样的境遇下,成了被动的机会主义者。
在一个集体环境下, 人们通常需要他人的配合来完成任务,但是“他人”在个体看来其实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人们很难判断是否应该信任对方,因此他们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是否能够产生自己预期的结果,没有足够的信息,因为这个反馈系统不够稳定,而这个系统越不稳定,人们就越倾向于保持观望。
行为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效果律(Law of Effect)”,指一个人的行为会受到其反馈的影响,包括反馈的结果(Consequences),和出现这些结果的可能性(Contingecies)。提出这个概念的人叫桑代克(Thorndike),他做了这么一个实验:
他把饥饿的猫放在笼子里,食物放在箱子外面作为逃脱的奖励。猫为了打开门就必须去拉一根绳子或者杆子,并且拨动门闩。在饥饿的驱使下,猫不断的通过试错学习,便显出正确的行为。以效果律的观点来看,猫因为拉了绳子和门闩之后可以得到食物,使猫这种行为的反应获得强化,同时加强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这个行为要比条件发射复杂,条件反射是指在作出某种行为之后给予某种反馈,长时间之后,只要出现这种反馈,这种行为就会不自主的出现,效果律则是通过结果,来引导或者避免某些行为。反馈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反馈越正面,出现机会越大,就会越鼓励相关的行为,而具体的反馈的方式和内容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动力。
公司中的奖励通常都是奖金、福利、升职等等,这些物质上的奖励在自我决定理论(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中称之为外部动力(Extrinsic Motivation),与之相对应,还有一种更强大的动力,叫做内部动力(Intrinsic Motivation)。
外部动力让人行动的原因是:期待着做事的结果能够交换奖励。比如完成KPI目的是用完成KPI这个结果去交换相应的绩效奖金。不仅仅金钱是一种外部动力,称号、学位、奖杯、社会地位、谈资等等这些激励虽然是精神上的激励,但是同样,他们需要通过完成相应的任务,并用任务成果去交换,或者在社会环境中展示才能够获得那些许的荣誉感,对自己产生价值,这些也一样是外部动力。外部动力很有效,但是内部动力更容易让人找到内心中的价值。
内部动力驱使的人,行动的原因就是做事的结果本身。完成一件任务之后能够获得能力上的锻炼,获得自我的成长;能够拥有更多的自主决定权,对于生活或者工作有了更多的确定性和自由度;或者做一些超越个人价值的事,为崇高的信仰、为集体、为族群等作出有意义的贡献。这些事情的意义在于事件本身的内在价值,而不需要结果导向的再去赋予其它的认可,这种做事的动机,来自人内心的认同,有更强大的力量。
怎么样才能够激发人的动力呢?
人是一种喜欢抽象思维的生物,《人类简史》中提到人类主宰全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会讲故事,这是任何组织合作运转的前提。所以仅仅是有相应的反馈还不够,因为人们的动力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反馈本身,而是取决于人对于反馈的感知。也就是说,一个人觉得相应的结果自己是否有能力达成、达成所依赖的外部环境是否稳定,以及回报对于自己的价值有多大。
举个例子,小王的公司公布了新的鼓励措施:业绩排名前10%的销售人员能够每个月报销800元油费。这个激励对于小王是否有吸引力呢?他可能会从这三个层面考虑。
一、能力差距。如果小王平时的销售业绩仅仅能够勉强完成任务,每次排名都在80%上下,那么对于他来说,争取到前10%的难度太大,他也许会尝试一下,但是不会有太大的期待;而如果他曾经进入过前10%,平时排名经常在10%左右变化,那么对于他来说,这就是完全可行的,他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一定会全力以赴。目标与自己的能力差距越小,人们就会越自信,动力就会越强。
合适的练习或者培训能够为自信提必要的帮助,通过训练,完成相应的考试或者模拟作业,能够让人取得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会收获信心。
二、系统的稳定性。小王相信公司出了这个政策,就一定会兑现,也就是说他相信好的表现就会有回报。但是如果把“销售人员”改成“销售团队”的话,小王作为销售团队的一员,就会对稳定性产生怀疑,因为他不确定他的同事们会跟他一样努力争取这个奖励,他不确定自己的优秀表现一定会获得相应的回报,会不会有人浑水摸鱼?我会不会吃亏?跟他人的合作和分担责任造成了稳定性降低。
这时要提供管理上或者制度上的解决方案,让人们相信他们的表现是会被评估的,并且会获得相应的反馈。比如团队内部明确每个人的工作分工和责任分工,明晰内部的鼓励措施等等。
三、回报的价值。如果小王平时不开车,这800元油费对于他来说就几乎没有价值。人们对于回报本身的价值判断直接影响到动力,换成8000元现金,小王估计不管有车没车,都会努力争取这份奖金。当然,正如前面提到,除了要提供相应的外部回报之外,还要让人找到内心中认可的价值,给人内部动力。企业愿景、团队目标、人生规划、宗教信仰等等,这些虚的东西虽然看起来好像不能够直接为集体带来收益,却是每个人最大的动力源泉。
所以,一个集体如果想要避免公地悲剧,就要对相应的行为提供相应的反馈。要人们有动力工作,就要设定目标和奖励,这个目标要在能力范围之内,同时保证管理的稳定性,取得制度上的信任,提供足够有价值的回报。不仅要有直接的奖励,也要有价值观上的认同。
[参考内容]: Module 4 of Foundation of Everyday Leadership from Courser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