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微课

2020.9.11一会微课: 转眼间,我们也成了前浪

2020-09-12  本文已影响0人  湖南zy

这个时代难道是某一个人创造的吗?就是我们这一批原来的后浪,慢慢成为弄潮儿,或者我们在这个浪底下我们这里头玩的也是其中一部分的,所以其实就是,我觉得我们今天研究这个现象特别有意思。事实上是时代越来越好了,现代文明已经让我们每个人都感觉生活是越来越好过了,真的是国运昌盛。

孩子成绩好的时候也有成绩不好的时候。

那如果说一个担心的妈妈或者担心的爸爸,看到孩子成绩下滑了,这时候他就会把这个部分变得特别大,然后这种恐惧和担心焦虑的能量就投注在孩子身上。

比如说:这个孩子你成绩怎么你一上高中,成绩怎么下滑这么多,然后他把这个恐惧和焦虑的能量投到这个事情以后,对这个事情就抓住不放,但实际上可能孩子适应适应,到高中又好了,或者有的孩子到高三就更好,但是,因为那种能量很强,而且是没有觉察的,这个成绩怎么就变成这样了,你还有未来吗?

你这还能活下去,不能活下去,你能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啊,能不能考上大学,还有没有前途啊?其实这种浓浓的整个能量,放大了,就像是我们做工作的人,有业绩好的时候也就不好的时候,天气好也有不好的。

相同的结构就是:都是我是对的,然后试图去改变对方,关于教育孩子,关于家庭中处理各种事情。可能每个人私下里都认为我是对的,我都是真理,掌握着我,或者我走的圈子是对的。

50年时间,终于把自己搞对了,人家一句话就把你撩到了,你对你了不起啊!

我们心里面老觉得只要是对的,全世界都应该听我们的。

所以我觉得这种想法是比较变态的

为什么你对的,就要求别人怎么样。

就是可以不要求别人吗?

说到重点: 我们每个人是对的,你可以是对的,但是能不能不去要求别人。

当我们看到其实每个人都在按照他自己现有的,他认识了的世界,他所体验到的那些东西,或者说他所关注领域来自于他自己的涵养的,身体的,生理的,心理的种种限制所做出的反应,他当初在那一瞬间的反应

对他自己来讲是对的

他这时候身上唯一的反应只能这样反应,那还能怎么办呢?

那如果把我们和他换成他的身体跟他小孩13岁的身体,13岁的阅历,13岁的渴望是相对世界的一个看法。在那一瞬间可能也只能做出跟他一样的选择。

我们可以分享,但不要去要求。

每个人都是他人生剧场的当事人。

这是世上的吵架,无非都是一个结构: 就是我是对的,你要听我的。

就是我们就没有必要再给自己再加这一条了是吧?

那如果碰到这种状况怎么办呢?

就是说可能我们自己没有去,特别想要去控制别人或者改变别人,但难免会碰到。

比如说父母对于我们,那份要求那份控制一定要怎样怎么办?

其实我觉得这个时候就我们如果包括中年,可能也会遇到这种时候就是,你首先要区分清楚这个事儿是谁的,就是说我们作为子女,然后父母有他自己过自己老年生活的一个想法,其实我觉得这里面分清楚是谁的事,还是一个前提,不是说我们面对孩子的事情,如果是孩子的事情上,我们可以去表达自己的意见,但不是强制执行,那同样的我们对父母,对父母的事情上,如果我们也是一个建议,不能强制执行。不要去冲突,温柔而坚定。不要死磕,慢慢来,等一等。

站在我们现在的经验和立场上我们是对的

但是在跟别人分享

跟别人交流的时候

我们也知道别人也是对的

这时候可能就我会尊重自己

我不会想要做一个全人类都认为对的事情

我也做不到啊

第一个,我很如实的按照我现在的节奏去走,同时,我也尊重别人呈现出别人的一个状况,别人的一个见解,所以说分享而不要求

没有排他性,我不是唯一正确的,我们并不是什么真理的唯一掌握者。

这样我会松一点,我尊重我自己,我是对的,我老公也是对的,然后孩子们也有他自己的状况,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就能够就让人家一句话讲: 君子和而不同,也就是说,我们彼此是出于爱在一起的,我们的动机都是出于爱,我们允许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事情

他都是一个成长的历练

所以整体上来讲

无论是两代人之间的冲突

还是亲密关系之间冲突

或者是人和人之间的这种彼此的冲突

基本上都是在:我对你错,我对,你就应该听我的

所以这时候,你越对越是要警惕,不要去操控别人,不妨,只是更多的,保持一种分享的状况。

松一点,分享而不教导,邀请而不要求

我们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里

希望我们后浪开开心心长大

前浪们也能够安安心心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