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一日反思
今日关键词:逻辑。
早上看到一个视频说逻辑的事情,说人们习惯性的喜欢用归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更高级的方式是演绎。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可能我会误解人家的意思。我理解的逻辑简单说就是因果关系,事物之间存在必然的前后顺序,在我们看来就是存在因果关系。逻辑呢,就是人们总结出来的,不用等结果出来,就能大概率确定结果是个什么样子。逻辑就是种关系,而且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关系。
不过这个逻辑也只是主观的,你的逻辑可以很严谨,但不见得符合事实。就像是我自己一直追求的自洽的逻辑,也只能说是在我看来,我感受到的是自洽。而不能说我的逻辑就代表了这个世界的整个逻辑。毕竟我只是这个世界上的极小一份子,我能感受到的东西太少了。就算我能把我感受到这些东西,总结出一些自洽的逻辑就应该很不错了。
还是回到开始说的归纳与演绎。我认为不是谁好谁坏的问题,而是每种方式都有其作用的问题。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好用的方式就是归纳总结。在我们经历过的,感受到的事物中去寻找规律。这个规律虽然不见得完全的符合这个世界的规则,但至少在我们能感知到的范围内是适用。而我们需要的也就是能解决眼前的问题。这和整个生物界的演化好像也是一样的。不是一下子变得多么完美,只要能不断解决眼前的问题就可以。演化都是在修修补补中不断完善的。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也是这样完成的。
又想到点逻辑的问题,逻辑其实不就是你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在你的内心的重新构建吗?你在你的内心重构了一个世界,按照你理解的这个世界的逻辑。现实的东西都是可见可感受的,而内心世界的东西,都是抽象的,也就是各种逻辑。我们有时会说,你说的都是什么狗屁逻辑。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你的逻辑是不通的,现实世界根本就不是这个样子。而一个人为什么会产生一些在他人看来不通的狗屁逻辑呢?不就是因为他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吗?还是说,我们人都有局限性,那么我们能感知到的东西也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而已。你从局部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就不可能适用于整个世界。狗屁逻辑其实也就是你总结经验的范围太小了。明显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常说的小样本。从小样本里面推到出的规律,适用范围还只能是小样本的范围。限制条件越多,就越无法用到更大的范围。举个例子就是,不抽烟喝酒经常锻炼的人会比经常抽烟喝酒不锻炼的人身体好。这就是大概率,大样本推到出来的经验,他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适用。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经常抽烟喝酒的人也有比较健康的,并且比经常锻炼的人活得更久。但你不能拿特例去否定大多数。少数人可以做到,不见得多数人也能做到。我们需要的是追求一种更大范围内的确定性。
我的逻辑好像就是很混乱的,也不能说混乱,只是我还没有构建起我比较坚实的逻辑。我有一定的逻辑,但还不坚实,至少是远没有得到完善。是处在一个经常需要修改的阶段,因为经常有新东西进来,所以需要经常对原有的逻辑进行修改。我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这也是我希望的。如果说我的逻辑有点混乱,我倒是希望一直这样。因为我感觉如果你确定了你的逻辑,你就成为了一个封闭的系统,也就没有可能让新东西进来了。暂时的完善,不能保证你永远是完善的,完善只能是个过程,不能是个结果。
有时我们就该以演化的视角来看我们自己的一生。你不可能完美,你只能是根据实际环境的变化,跟上变化的发展。这是个动态的过程,你不可能存在一种状态,是非常的适应现在的这个环境。那种适应是转瞬即逝的,因为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你要想持久的适应,就只能是跟着环境一起变。你的一生也应该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环境变,我也变。这也就决定了,你的逻辑不能是个固定的,也要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还没说演绎呢?演绎应该是在归纳之后。你只有先有了一定的逻辑,然后才能根据你现有的逻辑去推理出一些东西,这就是演绎。而在你狗屁都不知道的时候,你怎么演绎?没有谁更高级,只是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或是阶段。这可能就和做几何题一样,你看不出来时,做个辅助线试试,做一条延长线出来,可能相互关系就明显了。演绎是对现有逻辑的延伸,如果你现有的逻辑都是错误的,那么你的这条延长线也对不了。演绎是对现实的二次加工,第一次是你总结出来的经验逻辑,演绎是对你抽象出来的东西的有一次加工。所以难度更大。
这让我想到了投资,对于现在的行情,我们更习惯于去过往的历史中去寻找相似的情况。到历史中去寻找现在问题的解决办法,用过往的经验来确定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就像现在的行情,处在这个点位,我们会习惯性的去匹配过去的估值,在这个位置将来的走势大概率会是什么样的。历史会相似,但不会完全的一样。那么过往的经验可以作为参考,但也不能完全的照搬。归纳和演绎要结合着用。按照既往的经验,这个位置大概率会是底部,但你能确定他就一定是底部吗?他下一步就确定会上涨吗?大概率也不是百分百的概率,只能说可能性大,但不是肯定。
相对于归纳这件对已经发生的,确定性的事情的总结。演绎是综合运用各种规律,逻辑的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推演。你能推演出什么,根据的是你用了什么逻辑和规律。这和做实验一样,你加入了什么试剂,会决定你能看到什么反应。就像现在的股市,有些人可能就是经济要完蛋了,把钱给我,我不玩了;而有的是现在是个好机会,我要加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逻辑,才会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因为他们的逻辑让让他们看到了不同的未来。那我呢?我现在的理智告诉我是,不要动。虽然如果还有钱的话,我一定也会加仓,但是我没有了。所以也就只能是死扛了。换个好听点的方式说就是,我做的是配置,现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要守住我的配置,静待花开就好了。
我的一个逻辑是什么,我不知道股市短期的走势是如何的。那么我最好就是始终都在股市里,不能完全的出来。那么如何规避风险,就只能是通过改变配置的比例。低位时保持权益类的高仓位,高位时保持权益类的低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