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提升写作技巧,你需要看哪些书?
看到知乎上的一个提问,有感而发
最近读了不少写作类书籍,有些偏思维认知类,有些偏技巧类,针对你想要提高写作技巧的需求,推荐《你的写作教练》,这本书非常值得推荐给想要进入写作领域的作者。
《你的写作教练》这本书由于尔跟·乌尔夫所著,他是集作家、编剧、教师,NLP执行师和催眠师于一身的写作者。作为一名成功的作者,他有很多的作品。和其他写作类书籍相比,这本书更贴近当代,我们面临的一些新媒体、新形势,在这里面都有体现。
这本书的脉络基本上是按照从写作小白到成为一名作家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来展示,我总结了十点:
首先,在起步阶段我们通常会面临什么问题?
初写者最大的问题就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作者总结了有七大担心:退稿怎么办,自己写的不够好怎么办?在熟人圈里过度展示合适吗?江郎才尽了怎么办?不堪重负怎么办?自己会不会太老了,跟不上时代?以及如果成功了怎么办?
根据我的观察,最多的担心应该是写的不够好怎么办?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不擅长写作,没有信心动笔,针对这些担心,作者也给出了他的意见。
第二点,写什么题材?
你是写小说还是写杂文,还是写剧本努力成为一个编剧,或是写儿童文学,等等,不同题材的文章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动笔之前最好能选准自己适合的题材,这样可能会少走一些弯路。
第三点,写什么内容?
确定了题材以后,那你知道自己有哪些内容可以运用在你的写作中呢?
要想持续写下去,就要写自己知道的比较多的、擅长的东西。
这里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个是有专业的经历和知识的人,创作的小说剧本和非虚构类的作品更有优势,就是你有某方面的特长,这方面的特长就是你写作的重点;
二是你生活经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用来创作一些有趣的故事;
三是你听说过的一些案例、热点新闻等等,我们在写自媒体文章的时候,大家最爱用的就是一些热点新闻案例。
在这些内容里面,个人经历是最吸引人的内容,在推销作品的时候是一个卖点。
第四点,怎么样能拥有源源不断的灵感?
这也是我最希望拥有的能力,作者提供的办法主要是有4个方面:
一是用头脑风暴的方法,也就是写下你脑子里面所有的一闪即逝的东西,不要去对它做评判,你只需要把每一个都记下来,然后以此为点再去借鉴拓展其他的想法。
二是多问一些问题,比如一个最经典的问题:假使……将会怎么怎么样?类似的还有“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不同的地点会怎么样?”“假如这件事有另外一个结局会怎么样?”
通过提问让我们的思绪发散开来。
三是是利用梦的力量,我个人理解就是用我们的潜意识的力量。作者举了一些知名作家在梦境中得到了小说的灵感,然后完成他们作品的故事。我个人呢更愿意把他理解成一种潜意识的力量,我们可以在睡觉之前,把我们的主题构思在脑子里面先想一想,那有可能在梦里面潜意识就会帮你把更多的东西展示出来。
作者还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玩的方法,叫做故事发生器游戏,就是从题材、人物、第2人物、情感、场所这5个方面,然后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延伸出许许多多源源不断的故事。
作者提倡在情节设置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一章节的内容更适合那些虚构类的文学作品,我自己本人对这部分是没有计划的,所以没有列为重点内容。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对这部分进行一个重点阅读。
第五点,怎样塑造人物?
人物的塑造是我们写虚构类的文学作品,或者说写一些故事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重要的点,你怎么样能塑造一个打动人的、很饱满的人物形象呢?
作者提供了有一个练习方法叫做隐藏图片法,就是让写作者闭上眼睛想象:我们要到你笔下的主人公的住处,到他的屋子里面,然后去找一个图片。在这个过程中呢,你会想象自己怎么样走入这个房子,然后环境是怎么样的,光线是怎么样的,是凌乱还是整洁?是什么样的风格,装潢怎么样,安静还是嘈杂,然后呢,你在这个屋子里面去找一个图片,这个图片很重要。后来,你在某个地方找到了这个图片。那这个图片又是什么样子的,近距离的观察它,这就是作者提供的一种练习方法。
作者还提到性格张力这个概念,它指的是我们塑造的人物,就是在他一路走来的性格上经历的变化,他一定是有反差的。比如《教父》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我们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不管是好人或者是不好的人,他一定是一个有趣的人才,能够吸引读者,而这个有趣的方式,就是我们能在某个方面和他产生共鸣。
第六点,怎样设置情节?
关于情节的设置,作者重点提到了需求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个故事当中,我们着重要表现的是一个人希望或者需要什么东西,以及他对这个东西的追求,包括后续为了这个愿望,他遇到了一系列障碍、努力过程、意外转折等等。
这让我想起了刚刚读完的《故事课》这本书提到的,我们在情节设置的时候,一个完整的情节步骤通常包括7步,即从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弯——结局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也是同一个原理的不同的表述方式 。
在情节设置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任一步骤放在开头,但是如果把人物遇到的麻烦放在最前面,在一开始就吊起读者的胃口,让读者有兴趣想知道它后续是怎么回事,以及往前追溯背景是怎么回事。
正如《故事课》当中所提到的,故事的7个步骤顺序是可以随意调整的,你可以把任何一个我们熟知的故事因为结构的调整,而焕发出新的生机。
那结尾部分,通常最理想的结局是意料之外,但是又是情理之中。
总之不管写什么题材的文章,我们都应该知道故事最有吸引力,所以能用故事体现的,尽量用故事,而不是用干巴巴的道理。
第七点,文章的视角以第一还是第三人称展开?
我们常见的作品是第一人称视角,就是以“我”怎么怎么样,来直接告诉你发生的事情,就是把这个人物所感受到的一切的东西都一一展示出来,优点是你可以感同身受,弊端就是你不能再去直接走进别人的心理活动,你只能通过对方的行为来猜测。
还有一个常用的就是第三人称的视角,也叫做全能视角,如果你以第三人称写的时候,那你就可以把所有人物的行为以及他的内心的活动,都能很详细的把它展示出来,但是在这里要注意就是在每一幕中我们只能呈现一个视角。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采用第一还是第三人称视角,但是唯独第二人称视角在写作中是绝对不能用的。
第八点,文章如何修改?
据说写作要有80%的时间都是用在修改上的,那什么时候修改呢?是边写边改,还是最后再修改呢?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完成第1稿之后再修改,而不是写写改改。
那在修改的过程中,首先要修改有大问题的地方,比如说结构设置不合理,把大的问题修改完成了以后再去改小的细节的问题。
不要把修改作为一个负担,而是要把它看作是自己提升的一个过程。为了减轻修改的压力,你也可以用一些转换心态的方法,比如说换一种字体,改变一个写作环境,换一个姿势,或者是在一天中不同的时段再回来修改,这都会让你改变心境。
第九点,如何突破障碍?
在写作启动以后,我们可能会因为遇到一些挫折或者是它原因,比如时间不够用等问题,因此把写作这件事渐渐的就放弃,那这里呢,作者又介绍了一些时间管理的模式。其中有两个方法,我觉得很实用:
一个方法是大规模行动日,也就是说你集中一天的时间,把那一天当中,要完成的所有计划全部都罗列出来,然后在一个相对封闭隔离的环境,用一天的时间,你就专心去做计划里列的这些事情,持续的行动,到了你指定的完成时间,立马就把它停下来看看你完成了多少,接着呢要对这个完成情况进行一个回顾总结,如果完成了,完成的比较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哪些地方做的比较好,如果没有完成完成的不好,又是因为什么原因,一定要自己有一个分析和判断,这就是大规模行动日的方法。
还有一个方法叫做时间分离舱,也就是给自己指定一个小时完整的时间,然后确定在这一个小时当中要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任务,到时间后立马就停下来看看自己完成了多少,之后再进行一个总结。跟刚才的大规模行动日其实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个时间单元更小一些。在完成了一个小时以后,我们还要再进行下一个小时。中间的间隔,一定要保证至少有15分钟的间隔,如果能做做运动,最好不过了。
第十点,如何推销自己的作品?
这也是作者重点叙述的一个章节。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你的作品必须要通过一些方法把它推介出去。所以你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品牌来打造,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打造你的个人品牌。
在打造个人品牌的过程中,你要清楚你推销的渠道都有哪些?你的作品的独特卖点在哪里?你要做一点不一样的尝试,也许机会就在这些尝试当中。还要注意塑造你的个性化的形象。
作者还推荐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也是我平时在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当你在某方面做的不够好,执行的不够好的时候呢,你可以假装教授别人解决这个问题,那这样,也可以促进你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那我平时在社群运营的时候,其实每天分享的很多内容,也并不完全是自己做到的事情,但是越是自己欠缺的想要做到的事情,我越是会把它重点拿出来,去找到一些权威的方法,然后把它分享出去,这样呢,我告诉了别人,同时我也是在提醒自己,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纠正这个问题。
作者还介绍了写作的环境,写作的环境当然是一个舒适的、能够激发你灵感的、而且比较安静的场所,在这里就不再多说。
最后,作者详细介绍了如果你想写小说,写剧本,写短篇故事,分别应该如何起步?
总之我觉得这本书其实对于写作初学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值得读的书籍,而且其中有很多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在用到的时候随时来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