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干,要么滚!
我表姑的女儿小静,当时不听我的劝告,非要报考新闻学,大学毕业之后呢,就在我们老家当地的一家报社工作,这些天她十分苦恼:她说姐呀,我们现在工资太少了,周围好多人都在这打酱油混日子,我真的很苦恼啊,我到底该不该好好工作呢?
像小静这样的情况啊,还真不是个例。现在传统媒体整个行业的薪资水平都有所下降,拿我现在供职的单位来说吧,与高峰期的薪水相比,缩小快一半。
这段时间,我值班时发现,记者们交的稿件水平明显下降,有些以前获奖无数的新闻记者交上来的稿件,要么东拼西凑,根本没有去现场采访;要么只是就事论事,懒得展开和拔高;更有甚者,采访一条舆论监督的报道,只采访了单方面信息源就交稿了,问起来了却大言不惭地说:“肯定没问题,何必麻烦去验证!况且薪水又这么低!”
我竟然无言以对。
“闪闪姐,你那么认真干嘛?现在薪水那么低,你看谁不是得过且过呢?”小张这样对我说。
小杨则这样说:“薪水那么少,我才不努力工作呢,干的那么辛苦,得不了几个钱,干嘛对自己要求那么高呢?省点儿事儿多好,你好我好,大家好呀。”
显然,薪水降低之后,大家对自我的要求也放低了。
诚然,谁都希望自己的付出的劳动能与收获成正比,毕竟年轻人嘛,要还房贷、要养家,生存压力很大。但是因为薪水少,我就不努力工作,这句话真的没问题吗?
薪水这么低,你依然身在其位,说明你没有更好的选择,或者这份职业还有吸引你的地方。
身边就有现成的例子。
我单位的小卢,是部门的名人之一,年轻,漂亮,海归,富二代,身上的标签儿,那都是bling bling的,人家采访外国人,全英提问无磕绊,特给单位长脸,按理说,她没有经济压力,为何还要去电视台做一名记者呢?我私下里问她,她说,工作带给她的,除了自食其力的独立感之外,还有满满的成就感,有了工作,她心里才有底气,才能不迷失自我。
陈老师是我敬佩的前辈之一,他已经快50岁了,按照电视新闻记者岗位的特殊性,他完全可以退居二线部门,处理一些相对清闲的工作,但我所了解的他是:凌晨的夜查,有他;清早的除雪现场,有他;一些难啃的重大采访,还有他。此外,他还20年如一日,坚持自学英语。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当一名记者,很光荣。
或许你会说这两个例子太极端:他们不用还房贷,他们没有经济压力呀。
别说记者的社会属性,它不只是一个职业,退一步来说,就算你仅仅把它当做谋生的手段,那也得打铁更需自身硬啊。不少大告诫过:年轻人不要刚工作第一份工作就光想高薪水,想财务自由,你得慢慢来,在每个阶段做每个阶段应该干的事儿,一切会水到渠成。第一份工作是苦干积累资本,有了足够的资本再谈财务自由。否则,你拿什么去跳槽?有什么资本给自己开价?
嫌薪水少,就敷衍工作,只能说工作也会敷衍你。大把用来成长的时间,都在敷衍中溜走了。薪水少不应该成为你拒绝成长的耙子,也不应该成为不努力工作的理由。要么辞职,要么蛰伏,积累自身的能量。如果你选择停滞,选择敷衍,拒绝成长,那么在好机会来临时,你也没有能力抓住。
要么好好干,要么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