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村·食记百味🍱

黄豆做出的美食

2022-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吾秋

看到爸爸发来的豆花图片,我开玩笑地说,“等妈妈来了,也做点给我吃啊!” 面对我的玩笑话,他们满口答应。

待到妈妈过来时,她真的带来了黄豆、卤水和笼布,说答应女儿的事要做到。想着要给她帮忙,特地选在了周末的时间,家里没有专业工具便就地取材,能找到什么就用什么。

作为“豆中之王”的黄豆从来不是浪得虚名,用它能做出各种豆制品美食,在我们的餐桌上以各种烹调的形式存在着。比如我们这次做的几样:豆花、豆腐、豆汁稀饭、豆渣饼。


黄豆提前浸泡大约十二个小时,浸泡好的豆子一个个都从干瘪瘪变为胖嘟嘟,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坏的,坏的几颗豆子要挑出来扔掉。

泡好的黄豆

黄豆泡好后需要磨成豆浆,但没有石磨怎么办?那就用绞肉机来替代,只是由于机器容量有限,需要分几次磨。

我舀了一部分黄豆和清水进入机器,随即盖上盖子,装上电机按启动键,随着“嗡...…”的机器轰鸣声,黄豆在刀片的高速旋转化为颗粒状,与水混合变为乳白色,起了很多泡沫,一股豆腥味涌入鼻腔,我并不讨厌这样的味道。

简易版磨豆浆

磨了三次豆浆,每一次磨完我都将豆浆倒入妈妈那边撑好的纱布袋中,她开始接力进行过滤的动作,揉搓袋子把豆浆挤压进锅内,只有把豆浆和豆渣分离,做出来的豆花和豆腐才细腻。此时蒸锅架和炒锅承担了她挤压的大部分力量,工具不趁手,我又帮忙稳着锅,让她继续发力。

妈妈说,以前在家做豆腐时,过滤豆浆至少得反复压三次左右,一般头浆和二浆最为浓稠,用来做豆腐。三浆四浆稀薄了很多,可以用来烧稀饭喝,即为他们口中的“三浆稀饭”。但我们这次只是做着玩,因此在二浆过滤完便停了下来。

过滤豆浆 过滤下来的豆渣

过滤好大半锅的纯豆浆,下一步是需要将豆浆煮沸,同时要轻轻搅动防止粘锅。在等待的期间,妈妈拿出了自己带来的卤水,说是几年前二舅妈给她的陈年老卤,这可是宝贝,毕竟二舅妈做了十几年的豆腐,十里八乡的人都说她做的豆腐好吃。卤水看起来只有一点点,但足够做好几次豆腐了,每次只需要点入少量进豆浆里即可。

舅妈的宝贝卤水

等到沸腾的时候关火,满屋飘着豆浆熟了的香味。把它放凉一会,此时还有很多的泡沫浮在上面,妈妈说没关系,点完卤水后泡沫很快就会消失,在她滴入卤水后,还看不出任何变化,再等了十分钟左右,锅内泡沫基本消失,奶白色的豆浆凝固为豆花了,这便是豆腐的前身。

赶紧先盛出两碗豆花出来,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没有去调酱料,直接拿出了冰箱里好吃的葱香酱,挖出两小勺盖在豆花上面。豆花入口即碎,有一丝甘甜,再加上咸香的酱,又是另一种滋味。

配点绿色可能更好看

锅内还剩余一半的豆花, 这些是留作做豆腐的。将它们倒入笼布包裹成固定形状,压上重物,等笼布内的水滴完,豆腐便成型了。可惜豆花太少,只做出来一块小小的老豆腐,搭配青菜烧,刚刚好一盘子,这最简单的一盘菜是以前我们家常吃的。

豆腐形状有点丑,因为太少了

因为我叮嘱要喝豆浆稀饭,妈妈也提前盛了一碗生豆浆出来, 留作第二天早上烧。剩下的豆渣挺粗糙,她想倒掉,被我阻止了。豆渣吃的人不多,但也还是能吃的,可以试着做成饼吃看。妈妈笑着说我这行为真真是“好草不吃啃马根”。

而我其实是舍不得浪费和她一起做出来的每一点东西。

第二天大早,我刚起床,便闻到浓浓的香味,睡眼惺忪地走到餐桌边,看到豆浆稀饭和豆渣饼都已经盛上了桌。

豆浆稀饭和豆渣饼

妈妈怕豆渣饼太糙,在里面掺了点花生米和玉米面,用油煎出来后,一面金黄,吃起来咸咸的、脆脆的,有豆香还有花生的香气,挺好吃的。她总是有办法能将有限的食材做得美味的一点,一如既往。

一下子吃到了黄豆做出来的几样美食,很满足,这便是干饭人的快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