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找对方法,才会越努力越幸运

2021-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子墨墨666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和感悟,当期限到来的最后一刻,在即将失去的最后关头,人们往往会迸发出超越本能的巨大力量,孤注一掷、拼尽全力地去完成任务、达成目标,最终也会取得令人惊叹的结果。

但是,回过头来反思,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似乎更习惯和满足语不慌不忙、有条不紊的状态,因为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心情是悠闲舒适的。照理说,我们应该获得更多的愉悦,可事实相反,过度的放松状态反倒不利于按时完成任务,不能如期达成目标,现实和结果会让我们的心情由开始做事时的悠然自得,到最终的懊恼沮丧。

长此以往,我们便会在失败沮丧中不断否定自己,做事效率会越来越差,最终迈入失败者的行列。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高效人生呢?博恩.崔西在《吃掉那只青蛙》一书中分享的高效时间管理法则---保持紧迫感,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保持紧迫感时,我们的大脑会分泌一种特殊的物质,它会令我们兴奋,在神经兴奋的情况下,办事和工作效率自然会提高,而且在充满紧迫感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做到专注。

研究表明,紧张专注地工作时很容易产生心流,会让人更愿意持续的工作下去,工作效率自然也会5倍甚至10倍的增长。工作效率提升了,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就增加了,以往总认为时间不够用的状况改善了。内心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人也就会越来越自信,工作任务也会完成得越来越好。

工作生活步入自信、高效、愉悦的良性循环,晦暗的生活立马变得阳光灿烂,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并且也是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状态。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保持紧迫感呢?高效时间管理大师们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一是马上行动起来。我们要制定每日计划,最好将时间细化到分钟,在确定了事物的优先级后,按照排序迅速地投入工作。而且在投入工作期间,要免除一切人为的干扰,尽量保持一定时间内的免打扰状态。

二是进行刻意的创造。我们要设想一种能够保持紧张感的情境,比如,现在就是最后期限就是最后一刻,这种心理暗示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迫感,迫使你想尽快开始并完成工作。在不停做做做的过程中,你就会产生一股愉悦的心流。

三是时刻保持最佳状态。当我们变成行动派后,就激活了动能法则,即克服惯性进入动态,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但是要保持这种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却少。保持最佳状态后,我们的行动会越来越快,工作效率会越来越高,自信心会越来越强,才能也就越来越出众。

所以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不要盲目的等待,时机永远不会恰到好处的到来。”马上开始,立刻行动,和自己赛跑去引爆自身的高效能,那么我们终究都会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