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压式”教育,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灾难
“为什么我爸总这样,永远不站在我这边,永远在说我!”
“他永远就是在否定我,轻易地否定!我不求他感同身受,但起码的信任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图,侵删)
这一幕,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二十不惑2》里,女孩梁爽对爸爸的控诉。
因为工作上被人误解,梁爽的事业陷入低谷期,情绪一度崩溃。
本想着从外地赶来的爸爸,能给自己一些安慰。
谁知道爸爸一进门,不分青红皂白地就要女儿向领导赔礼道歉,保住工作。
梁爽委屈不已,不愿妥协,结果立马又遭到爸爸的强烈指责,说她“做事总以自己为中心”。
甚至还被他用过来人的姿态教训了一番,指责她“骄傲,人飘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图,侵删)
俩人最终不欢而散,留下一屋子面露难色的旁人。
无数网友看完感同身受,纷纷表示:
梁爽她爸真恐怖,简直跟我爸一模一样。
听她爸说话真的好来气!!!!
打压式教育真的很窒息,关键父母这样总意识不到自己的方法的问题。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父母,总喜欢打着“爱孩子、对孩子好”的旗号。
在孩子最难过、最需要安慰的时候揪着问题不放,一味挖苦数落,没有半句好话。
他们以为“打压式教育”是为孩子好,却不知道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只有伤害,没有教育。
中青报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2000多名18-35周岁的青年中,高达90.6%的受访者坦言被父母进行语言打击过。
(图片来源于@人民网微博,侵删)
身边这种父母挖苦、贬低、喜欢拿孩子作对比、挫伤孩子的现象,其实并不少见。
网上有这样一个视频,曾戳中无数人的心。
视频里的女孩从小到大,总是活在父母的否定、打击中。
看到邻居家很多玩具,她特别羡慕,就想要一个,可父母却说:“你学习没人家好,不给你买”。
后来她很努力考出好成绩,每一次都比别人高出100多分,可父母还是说:“你没有人家听话,没人家乖。”
当她透露自己被别人欺负时,父母不仅不为她出头,反倒质问她:“你为什么不还嘴,为什么不跟我们说呢,你活该被欺负。”
(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图,侵删)
后来她自己打工挣了钱,给家里买了新的手机空调,爸爸却仍然各种挖苦数落:
“你买的东西真垃圾,我真心看不上买的这些东西。”
在这种打击式教育下长大的女孩,活的胆战心惊、患得患失。
以致于她谈恋爱时被人骂,都误以为“爱就是这个样子的,因为自己从来没见过标准答案”。
现实中,无数这样的父母,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不能夸,夸多了只会骄傲,不如多打压一下,让孩子知耻而后勇。
结果这么做,不仅没办法让孩子变得更好,反倒感觉更糟。
还记得《少年说》那个小女孩吗?
她已经足够努力,学习也很认真,可妈妈给她的永远只有否定。
甚至在她鼓起勇气,请求妈妈看看自己时,妈妈的回答只有一句:
“我觉得你性格就需要打击。不打击一下,你可能就有点飘。”
(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图,侵删)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里写到:
来自父母打击所造成的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
对孩子而言,这种日复一日的打压带来的往往是巨大的情绪压力和心理负担。
这种所谓的“为你好才批评你”,根本不是爱,而是一种以“爱”为名的伤害。
网上有个问题,吸引数千人留言:“总被父母嘲讽、打压的孩子,后来都怎样了?”
高赞回答是:自卑、敏感、不敢爱别人,也很难爱自己。
有人说,小时候被父母打压得厉害,考个第三名就觉得自己完了,感觉全世界都要来骂她,然后变得不敢上学。
有人说,因为从小没听过父母一句好话,到了学校每次看到同学对自己笑而不语,就觉得是在偷偷说自己哪里不好。
也有人说,被别人表白了,心里始终不愿相信对方是真的喜欢自己,什么“甜言蜜语”都特别伪善,老觉得自己配不上。
为什么父母简单的一句“你不行”、“你很差”,会给孩子带来那么大的伤害呢?
心理学上有个“暗示效应”,说的是人往往会在无意中接受其他人发出来的信息,从而做出和信息相对应的反应。
换句话说,父母暗示孩子“你很糟糕”,孩子就会觉得“我什么都不行,做也做不好”。
父母不断说孩子“别人都比你厉害”,孩子就会坚信“我样样不如别人,没什么价值可言”。
事实上,孩子的自卑、敏感、不可爱,全都藏在父母的嘴里。
太多来自父母的消极暗示、否定和打压,使得他习惯把自己看得很低,缺乏自我价值感。
就算长大后干出一番成绩,也有人欣赏,可他内心深处,永远保存着父母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一旦做不好,就容易用父母的方式指责自己:“看看吧,我就是这么差劲,没用,糟糕。”
即便想要改变自己,但那种自小就开始深入骨髓的无力感,会让他们陷入一种“自我pua式”的怪圈。
这种低自尊和低价值感,让他们无论做什么,都缺少信心和自驱力。
傅佩荣教授说:“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
长期活在批评指责中的孩子,只学会谴责;
一直活在敌意攻击里的孩子,也只学会自我贬低。
唯有被父母接纳、理解、肯定和鼓励的孩子,才有机会茁壮成长。
看《披荆斩棘的哥哥2》时,吴建豪一段分享特别触动人心。
曾经的他,一度找不到工作,一年搬7次家,不是睡沙发,就是睡办公室的桌子。
在他最低谷的时候,妈妈来到他身边,牵住他的手,告诉他:
弟弟,你要加油,妈妈也会一起跟你加油。你一定可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图,侵删)
简单的几个动作、话语,让他一下子充满信心。
既然妈妈相信自己,觉得自己可以,他也有更大的意志力相信自己能行。
3个月后,他接到《流星花园》的剧本,很快一炮而红,如今依旧活得积极、乐观。
其实,孩子能不能坚强、勇敢、独立,取决父母能不能给予足够的爱和信心。
绝大多的父母不是不爱,而是爱错了方式。
如果想表达真正的爱,那么请此时开始,给孩子多一些鼓励。
首先,学会听听孩子要说什么。
当孩子遇到委屈的事情,别急着说他,先耐心听,给他说话表达的机会。
可以这么问:“你遇到什么难处了吗,跟爸爸/妈妈讲讲,我们听着呢。”
只有他感受到父母愿意陪伴自己,理解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才愿意表达出来,寻求更多的帮助。
其次,尊重孩子的选择。
邓亚萍的儿子有段时间喜欢玩电竞,还动了当职业选手的念头。
为此,邓亚萍亲自考察了两家职业电竞俱乐部,把获取到的资讯分享给儿子参考。
至于儿子怎么选,她完全尊重。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把孩子视为独立个体,尊重他的想法和行动。
孩子被理解,被允许,才有勇气不断尝试未来的挑战。
就算跌倒,他也不至于慌张害怕,反而能建立起强大的内心。
最后,发自内心和孩子站在一起。
教育家黑幼龙夫妇得知儿子被超市当作小偷时,虽然心里焦急,但还是先安抚儿子的情绪,并选择相信儿子,告诉对方“儿子本质不坏”。
无论平时儿子多捣蛋叛逆,他们依旧用心、和善地陪伴儿子,引导儿子慢慢进步、成长。
后来,在他们的信任、鼓励下,儿子终于“开窍”,发奋读书,一路逆袭。
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
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无论发生什么,永远都被爱包围。
所以请告诉他,有任何需要父母的时候,尽管开口,不要怕麻烦父母。
也告诉他,无论如何,父母都是他的避风港,随时给他支持和力量。
身为父母,每个人都恨不得把世上最好的一切给孩子,想方设法让他快快成长。
可在养育中,却一不小心忽略孩子的感受,把过多的要求和条件加在孩子身上。
其实,孩子要的东西并不多,就如作家三毛写给父亲那封信里说的:
我一生的悲哀,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而是请你欣赏我。
一句欣赏的话,一次肯定的眼神,对孩子而言,就是无比的嘉赏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