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记忆齐帆齐第2期28写作营散文

那村那人那时光|朦胧而清晰的小学时光

2021-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迷糊猪太

齐帆齐微课

我实在是个记忆不好的人,一路走来,太多的事儿都忘却了。但也总有那些散乱的片段,虽不清晰,却牢牢的存在那里。比如那清晰而有模糊的小学时光。

01入学

除了课桌不一样,一切都那么相像

那时候的农村是没有幼儿园的,只等着到了8岁的年纪,经过简单的入学测试,就直接上了小学。而那入学测试就是数数,能够从1数到100,就算合格,就能入学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启蒙教育是那么的薄弱,放到现在没上幼儿园的孩子,恐怕都已经能顺利地从1数到了100了吧。

印象里,妈妈把8岁的我和小一岁的弟弟收拾干净,就领着我倆出了门。从家出来,穿过长长的胡同,走过村里的后街,转向向南的小路,再走几十米,就到了那个由大队部改造成的小学。

早有孩子排了长长的队等在那里,等着数数,等着入学测试。我顺利地从零数到了100,开始了小学的生活。而弟弟,则由于只有7岁,不到当时要求的8岁的入学年龄,甚至没有得到这作为入学考试的数数的机会,就被母亲领回了家。

那个小学校的院子是什么样的呢?那个平生第一次踏进去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呢?现在都记不起来。只记得那个太阳晃着眼睛的午后,我坐在自己带的凳子上,坐在那长长的课桌前,胆怯不安地望向门外。

02学校

不记得学校啥时候搬的家,反正脑海里小学的样子只有搬家之后的学校的样子。那是在村的最南端新盖出的一个小院,大门口用白色的石灰醒目地写着标语“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而这也确实是村里能提供的最好的办学条件。正是从这个小院,正是这种朴素的理念,培养出了让邻村眼红的不行的一个又一个的大学生。

走进小院,齐齐整整的几间正房,是一至四年级的四间教室和三位老师的一间集中办公室。小院的两边栽有几棵黑槐的树苗,砖砌的方形的花池里,种的那是最最易活的夜来香。夏天的傍晚和早上,那紫的、黄的、紫黄相间的喇叭形状的花花朵,散着清香娇艳地盛开。长大后才知道,它有一个更加动人的名字叫“夕颜”。

美丽的夜来香

03老师

小学四个年级,却只有三位老师,且都是村里的民办教师。

一位是我本家的伯伯,姓谷,也是这小学的校长,他大大的眼睛总是神采飞扬,带着睿智和慈祥。一位是村里张姓的媳妇,姓朱,高高瘦瘦的个子,干净利落的短发,永远没有生气的模样。还有一位是刚毕业的漂亮姑娘,美丽有神的眼睛总是面带笑容,纵容我们淘气的模样。

就是这样三位可爱可敬的老师,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在那么有限的资源下,兢兢业业,培养出了村里一级又一级的优秀学生。

04课程

那时的小学课程是简单的,虽然发有自然、历史、地理的课本,但实际上的只是语文和数学。原因很简单,升学考试,只考那两科,而四个年级,三位老师,也确实忙不过来。

体育课也是没有的,但每天早晨会有集体锻炼。男生一列,女生一列,由老师带着,绕着那周长不到两百米的小院整齐的晨跑。印象里上过一堂音乐课,学的歌曲是“红星照我去战斗”,三位老师中年龄最长也是唯一的男老师,激情满满的唱上一句,让我们跟上一句,好像真的在坐着小船在江中游荡。

05同学

太熟悉的放学路上

所谓的同学,其实就是平时村里的玩伴。上课大家一起教室里学习,放学大家一起小路田野上玩耍。记不清当时班里有多少孩子,多少同学,只模糊的记得,小小的教室里,好像摆有五六张张长长的条桌,每张桌子坐四五个学生。大家坐在自家带来的小凳上,趴在那细细的长桌上,上课、自习。

经常地,总会有人把书本放到别人那里,挤着了边上的同学,于是就会发生争吵。后来干脆有了那一道道用红的蓝的笔画出一条条的“三八”线,谁都不许过线。

提笔至此,涌进脑海的竟是当时作为小女生的小心思。班里有个眼睛大大,扎着两个小辫的女生,还总是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很受班里男孩子的喜欢。而我自然也是班里男生喜欢的对象,于是总是暗暗与女孩较劲,争个高低。

最需要争的就是那个学习好、长得好,深受老师喜欢的小男生。可是偏偏不能如意,老师排座位把他倆排成一邻桌,早上晨跑把他倆排在一排,眼看着他们时刻都在一起,总是默默地生气,埋怨老师。直到到了初中,情犊初开的同学开始悄悄写情书,而我如愿地收到男孩的情书,都没能释然。

如今,那女生,那男孩都早没了联系。没有联系的又何止是他们,基本可以说是所有人。那小学的时光,那童年的记忆,想要找人一起怀念,竟都成了奢望。而我的启蒙老师,我本家的伯伯,这小学的校长,也在去年,经过老年痴呆的折磨,永远地离开。

齐帆齐第二期28天(16)篇,1717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