晖姑娘的收录专题

从河南暴雨来看这个气候异常的时代

2021-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昰阳

气候异常时代”

正如很早之前人们就提出了全球变暖这个概念,并预测了非常多的灾害情况一样。人类文明是考虑过对地球还环境大肆破坏的后果的。但全球环保之路艰难坎坷,加上体系框架某种意义上的“老大”m国搅局。导致全球的国家总是在一片混乱中迫不得已把环保上升为政治话题,也并没有真正的考虑好,我们要面临的面对的是什么?

而现如今的频发的自然灾害,就是给我们最好的预警,气候异常是人类即将要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气候异常的时代

新冠很大概率是生态圈开始走向灾难性转变的开始。

前不久的德州大雪、再之前的澳洲大火、再再之前的北极圈异常高温、以及欧洲的酷暑、美国的大型山火,加上西伯利亚的冻土溶解、北极圈的消退、太平洋岛国面对的海平面的上升,都是非常明确的警讯。

河南这次的极端异常气候现象则是另一个例子。

这给人类带来几个基本的挑战,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基建”

未来全球所有国家的基础设施都要面临难以想象的新挑战。

我们以前的水利设施主要是在考虑保证灾害不发生,这完全仰赖于气候稳定,而导致面对自然灾害多少有一个稳定的“前线”可言——比如地震多发带、比如自然的河道、比如季节性台风的典型多发地。

基于这种稳定,我们才能放心大胆的投入巨型工程,建造治理意义上坚实防线,谈论如何将十年一遇、百年一遇乃至千年一遇。

但未来的极端气候可能不再遵从这个逻辑。

水灾未必发生在传统的危险河道,风灾未必在沿海,火灾未必在低纬度地区,雪灾未必在高纬度地区。

它们可能出现在任何你无法预想,而且不可能普遍设防的地方。

如果我们将全国的建筑的防灾等级提高一个等级,仅此一条就足以深刻的改变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甚至可能改变城市群的基本规划。

这毕竟是一个防线要如何进一步加固的问题,还是一个新的设计思想的转变问题——不但要考虑将灾害直接抵御住,还要考虑那些无从抵御的灾难必须能就地被限制和缓冲。

也就是不但要加强防灾力、抗灾力,还要增强容灾率。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基础建设的新要求,都必然要求一份强大的基建能力来作为最基本的考试资格。

而这份基建能力的要害,不在于工程机械和劳动力,而在于土地所有制。

土地私有制国家在全球天气异常的新常态下会面临严峻挑战,这甚至包含了传统的发达国家。

这是一场新考试。你如果没带笔,你考都没法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