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心得体会

2023-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龙走走

2023年3月15日—3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项目—县级农村骨干培训。

整整一周,每天都有满满的干货。经验丰富的校长、主任、名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了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并向我们介绍了比较前沿的教育教学资讯。一场场各具风格的讲座,都给我带来不同层面的思考,让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震撼。

首先,廖俊校长的《如何成为一个有幸福感的教师》让我明白了,其实幸福是一种心态,是努力之后的那份坦然。整个过程以几个问题为主导:1.影响你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2.你觉得最影响老师心理健康的事情是什么?3.你会采取什么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4.你觉得人际交往最难处理的是什么关系?5.你觉得教师需要哪些关键能力?你如何让自己成长?

这些问题是否似曾相识但又没有标准答案?在廖俊校长的主持和引导下,在坐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思维碰撞中,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很多:比如钱少事多、压力大、关系处理不好、成就感价值感低等等,那我们怎么调节呢?那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廖俊校长说:爱花的人心里更豁达,没有烦恼是美食解决不了的,人生的美好,给生活一点仪式感,在大扫除中断舍离,在锻炼中流出烦恼的汗水。我们怎么处理人际交往呢?廖俊校长说,教育学就是关系学。和家长,不争辩,微笑陈述事实;和同事,处处比别人多做一点点,让他人感动;和家人,停止抱怨,多点仪式感。成长的途径也有很多,总的来说,就是上好课,带好班,重阅读。如果让我来总结,我想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也是自己努力创造出来的。幸福,就掌握在自己手里。

曹桂彬校长的《课后延时服务内容设计的思考与探索》也让我对课后服务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大部分的课后服务都只是用来辅导作业的。但曹校长一边调查老师们对课后服务的理解和各校实际开展课后服务情况,一边展示了一些优秀的课后服务案例,最后还布置了具体任务:设计一个属于自己学生的延时课后服务课程。通过这场立足一线师生的讲座,我才发现:原来课后延时服务可以设计得这么精彩!其实又何止课后服务,我们的课堂也可以同样精彩。只要立足学生兴趣,用心设计各种课程,就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

比如1+2+X的融合课程:1学业固本培优+2兴趣与发展+X实践探究课程,让每个孩子的需求都得到满足。比如课程群:爱好两项运动—健康,学会一样艺术—情趣,传承国学经典—儒雅,爱好科技创新—智慧),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比如课程社团:同年级或同学段,分层教学(基础班和提高班),根据教师特长设置的子课程,让设置更加规范合理。在管理课后服务时,还要结合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既要实时了解学生出勤率及课堂表现,还要将优秀的学生作品展示出来,达到激励和选拔的效果!

最后是代主任和石校长的科研课题研究。通过作为一线教师,也许我们会觉得教育科研特别“高大上”,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但其实,科研课题并不难。只要我们找准方向,潜心钻研,平时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把它写出来,后期进行整理,装到框架里面,就是一篇真实的科研论文。

如何选择科研课题呢?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1.在大背景中发现课题。比如三新:新高考,新教材,新课程。2.在科研信息资源中提炼课题。平时多看看科研杂志等书籍,找到灵感。3.在教学实践中提出课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破解难题—取得效果—引领创新。4.在教育科研课题指南中选择课题。

那课题框架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课题研究基本环节有以下五点:1.申请立项工作(立项申请书),2.制定科研计划(开题报告),3.科研课题论证(开题报告会),4.实时科研计划(过程研究),5.结题工作(结论及推广)。

科研课题内容主要如下:1.问题提出和核心概念(如时代背景、政策理论、学校现状)。2.研究综述和本课题研究意义(如理论来源及其发展,成果指向,对本课题的指导价值,本课程的独特之处)。3.研究目标和内容(目标总体指向,从哪几个方面实现,子课题的设定等)。4.研究活动和措施(如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流程,主要理论依据等)。5.预期研究成果和最终研究效果。6.研究保障条件。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很多专业内容,在这里不再一一转述。通过这次培训,我还有一个更大的感受,就是作为“学生”,我还是更喜欢接地气的师生互动交流和实践经验分享,而不是纯理论的“照本宣科”。那么作为教师,我在课堂上也要特别注意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讲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惑,引学生之所向,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做学生真正的人生导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